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我国司法解释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司法解释概述第11-19页
 一、司法解释的概念与特征第11-13页
  (一)司法解释的概念第11-12页
  (二)司法解释的特征第12-13页
 二、司法解释的必要性第13-14页
  (一)保障法律的正确应用第13-14页
  (二)弥补法律漏洞第14页
  (三)有助于完善立法第14页
 三、司法解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14-19页
  (一)古代与近代的法律解释第14-17页
  (二)当代的司法解释第17-19页
第二章 我国司法解释的现实困境第19-25页
 一、司法解释的主体混乱第19-20页
  (一)联合解释的主体错位第19页
  (二)解释的主体多级制趋势第19-20页
 二、司法解释的内容立法化第20-23页
  (一)僭越立法权第20-21页
  (二)影响审判独立第21-23页
 三、司法解释的形式不规范第23-25页
  (一)司法解释的形式混乱第23-24页
  (二)司法解释的时效不确定第24-25页
第三章 司法解释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5-31页
 一、立法制度设计缺失第25-27页
  (一)立法内容粗略第25-26页
  (二)立法机关对工作的怠慢第26-27页
 二、国家政策多变第27-28页
  (一)经济体制改革致政策日异月殊第27-28页
  (二)僵硬的法律被司法解释所取代第28页
 三、司法解释权高度集中第28-31页
  (一)司法工作人员平民化第28-29页
  (二)司法裁判的亲历性与审判独立第29-31页
第四章 我国司法解释的完善路径第31-37页
 一、完善立法及立法解释第31-32页
  (一)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第31页
  (二)强化立法解释第31-32页
 二、规范司法解释的模式第32-35页
  (一)明确司法解释的主体第32-33页
  (二)规范司法解释的内容第33-35页
 三、引进判例法制度第35-37页
  (一)关于判例法制度第35-36页
  (二)强化指导性案例的作用第36-37页
结语第37-39页
附表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个人简历第43-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以浅野公司诉M公司为例
下一篇:二审“新证据”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