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论文--化合物半导体论文

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人工光合作用

目录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引言第12-14页
   ·挑战与机遇第14-16页
   ·问题的解决第16-27页
     ·材料的合成第16-17页
     ·增强氧化铁的光吸收第17-18页
     ·增加电子的导电性和减少空穴电子的复合率第18-20页
     ·降低表面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第20-24页
     ·增加导电性能第24-25页
     ·改变带边能量第25页
     ·表面催化氧气形成反应第25-27页
   ·总结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2页
第二章 利用 ATO 纳米颗粒为底层机构制备氧化铁光电极来分解水第32-46页
   ·背景第32-33页
   ·实验部分第33-35页
   ·结果和讨论部分第35-42页
   ·小结第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第三章 利用电沉积方法引入 Zn 和 Ti 元素到氧化铁中驱动可见光分解水第46-74页
   ·引言第46-48页
   ·实验部分第48-51页
     ·材料第48-49页
     ·表征技术第49-50页
     ·光电化学研究第50-51页
   ·结果和讨论第51-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第四章 均匀掺杂 Ti 的氧化铁的纳米线来高效光电分解水第74-90页
   ·引言第74-75页
   ·实验部分第75-78页
     ·准备氧化铁的纳米棒状结构第75-76页
     ·Ti 掺杂掺杂氧化铁纳米棒第76页
     ·材料表征第76-77页
     ·光电化学研究第77-78页
   ·结果第78-85页
     ·合成和表征第78-81页
     ·PEC 光电测试第81-84页
     ·讨论部分第84-85页
   ·总结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第五章 对氧化铁纳米线结晶度的改变来增加光电化学分解水的效率第90-104页
   ·引言第90-92页
   ·实验结果第92-98页
   ·总结第98-99页
   ·实验部分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第六章 支状结构的氧化铁纳米结构高效光电化学分解水第104-120页
   ·引言第104-106页
   ·合成第106-112页
   ·讨论第112-113页
   ·总结第113-114页
   ·实验部分第114-116页
     ·Ti 修饰的 FTO第114页
     ·准备氧化铁的纳米棒状结构第114页
     ·材料表征第114-115页
     ·光电化学研究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第七章 ALD 沉积 ZrO_2包裹氧化铁纳米线来控制纳米氧化铁的尺寸第120-136页
   ·引言第120-122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22-131页
   ·实验部分第131-133页
     ·准备氧化铁的纳米棒状结构第131页
     ·Zr 修饰氧化铁纳米棒第131-132页
     ·材料表征第132页
     ·光电化学研究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6页
第八章 制备 WO_3/BiVO_4光阳极材料来进行高效的光电化学分解水第136-150页
   ·引言第136-137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37-145页
   ·总结第145-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0页
总结和展望第150-15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工作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阶DNA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应用
下一篇:LDPE基核用电缆含磷阻燃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