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研究与应用概述 | 第12-17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相关研究与应用 | 第12-13页 |
·甩挂运输相关研究与应用 | 第13-14页 |
·水水联运相关研究与应用 | 第14-16页 |
·长江内河航运分析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在水水联运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19-30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特点分析 | 第19-22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运输特点 | 第19-20页 |
·甩挂运输特点 | 第20-21页 |
·水水联运特点 | 第21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运输特点 | 第21-22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的环境分析 | 第22-27页 |
·经济环境 | 第22-24页 |
·航道条件 | 第24-25页 |
·港口条件 | 第25-26页 |
·技术条件 | 第26页 |
·公共政策 | 第26-27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在长江水系的运输评价 | 第27-28页 |
·新运输方式带来的变革 | 第27-28页 |
·新的运输方式面临的问题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运作模式 | 第30-50页 |
·长江水系运输模式分析 | 第30-36页 |
·现有运输模式 | 第30-34页 |
·各种模式对比 | 第34-36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模式 | 第36-40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运作模式设计 | 第36-39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合作模式分析 | 第39-40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功能 | 第40-42页 |
·集疏运功能 | 第40-41页 |
·联动功能 | 第41页 |
·协同服务功能 | 第41-42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作业流程 | 第42-47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相关组织 | 第42-44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中的物流与信息流 | 第44-46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作业流程 | 第46-47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保障措施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运输组织研究 | 第50-59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货源组织问题 | 第50-51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衔接问题 | 第51-54页 |
·设施设备衔接问题 | 第52页 |
·作业过程衔接问题 | 第52-53页 |
·时间衔接问题 | 第53页 |
·信息衔接问题 | 第53-54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驳船调运问题 | 第54-57页 |
·驳船调运原则 | 第54-55页 |
·空驳船调运方式 | 第55-56页 |
·驳船调运的核心 | 第56-57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风险问题 | 第57-58页 |
·风险分析 | 第57-58页 |
·风险防范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运输组织数学模型 | 第59-71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运输组织数学模型 | 第59-64页 |
·模型的基本描述 | 第59-60页 |
·建模思路 | 第60页 |
·假设条件 | 第60-61页 |
·参数设定 | 第61-62页 |
·目标函数 | 第62-63页 |
·约束条件 | 第63-64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运输组织数学模型算法 | 第64-66页 |
·启发式算法介绍 | 第64页 |
·启发式算法求解 | 第64-66页 |
·集装箱顶推船队甩挂水水联运运输组织数学模型实验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研究总结 | 第71-72页 |
·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不足之处 | 第72页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