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基于SBISP的易扰动土变形机理研究

作者简介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5页
     ·旁压仪研究现状第19-22页
     ·离散元颗粒流方法研究现状第22-25页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5-27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25-26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26-27页
第二章 SBISP及其室内模型试验第27-38页
 §2.1 SBISP试验第27-32页
     ·试验装置第27-30页
     ·获得的力学参数及其方法第30-32页
 §2.2 SBISP室内模型验证试验第32-37页
     ·室内模型验证试验设备第32-33页
     ·冈垣砂物理力学性质第33-35页
     ·试样的制备第35-37页
 §2.3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三维颗粒流理论第38-64页
 §3.1 PFC~(3D)颗粒流模型简介第38-39页
 §3.2 离散单元法第39页
 §3.3 计算循环第39-45页
     ·力-位移定律第40-44页
     ·运动定律第44-45页
 §3.4 边界和初始条件第45-46页
 §3.5 机械时步的确定第46-47页
 §3.6 微分密度缩放第47-48页
 §3.7 机械阻尼第48-52页
     ·局部阻尼第48-49页
     ·类似于滞后阻尼第49-51页
     ·粘滞阻尼第51-52页
 §3.8 接触模型第52-59页
     ·元件性质第52-54页
     ·接触粘结第54-55页
     ·并行粘结第55-57页
     ·线性模型第57-58页
     ·赫兹模型第58-59页
 §3.9 簇逻辑第59-64页
     ·簇的质量属性第59-60页
     ·簇的完整运动方程第60-64页
第四章 SBISP模型三维颗粒流模拟第64-94页
 §4.1 PFC~(3D)模型建立第64-68页
     ·SBISP试验腔及测定器模型第64-65页
     ·PFC3D砂试样模型第65-66页
     ·加载过程模拟第66-67页
     ·数值模拟结果第67-68页
 §4.2 不同固结压力下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第68-78页
     ·不同固结压力下位移场演化过程分析第70-76页
     ·距测定器不同距离处球颗粒位移轨迹分析第76-78页
     ·不同摩擦系数下剪切应力分析第78页
 §4.3 不同试样半径SBISP颗粒流数值试验第78-92页
     ·10倍于测定器半径PFC3D模型第79-81页
     ·各阶段变形模量分析第81-82页
     ·测定器周围土体应力第82-87页
     ·不同半径试样位移场分析第87-90页
     ·球颗粒运动轨迹第90-92页
 §4.4 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颗粒几何性质影响第94-110页
 §5.1 颗粒大小影响第94-100页
     ·不同粒径颗粒数值试验第94-97页
     ·颗粒位移与接触性质分析第97-100页
 §5.2 颗粒形状影响第100-108页
     ·类圆柱体颗粒簇含量对结果的影响第100-103页
     ·类圆柱体颗粒簇颗粒定向性分析第103页
     ·不同颗粒形状试样数值试验第103-105页
     ·位移及接触性质第105-108页
 §5.3 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SBISP不同长径比PFC3D模拟第110-123页
 §6.1 不长径比SBISP颗粒流模拟第110-116页
     ·不同长径比SBISP模型第110-112页
     ·各长径比数值试样强度参数及测定器半径变化第112-114页
     ·数值试样位移场分析第114-115页
     ·测定器周围土体应力第115-116页
 §6.2 SPBM试验颗粒流模型第116-121页
     ·不同长径比孔扩张曲线第116-117页
     ·数值试样位移场演化过程分析第117-118页
     ·测定器周围土体应力分析第118-119页
     ·球颗粒位移轨迹分析第119-121页
 §6.3 小结第121-12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3-127页
 §7.1 结论第123-126页
     ·不同上覆固结压力与不同试样半径SBISP试验研究结论第123-124页
     ·不同颗粒几何性质SBSIP试验研究结论第124-125页
     ·不同长径比SBISP和SBPM数值试验研究结论第125-126页
 §7.2 展望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顺层岩质滑坡演化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武当群片岩冻融损伤特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