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导论 | 第13-2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 第17-21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与结构安排 | 第21-25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25-48页 |
第一节 央行独立性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实际有效汇率相关理论及综述 | 第27-35页 |
第三节 均衡汇率定义及种类分析 | 第35-43页 |
第四节 汇率的贸易效应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二章 联邦银行政策独立性与联邦政府行为转变 | 第48-72页 |
第一节 联邦银行货币政策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第48-57页 |
第二节 德国联邦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实践 | 第57-66页 |
第三节 联邦银行独立性政策实践对政府行为转变的影响分析 | 第66-72页 |
一、德国联邦银行和政府关系的法律界定 | 第66-67页 |
二、联邦银行货币政策约束下的联邦政府行为转变 | 第67-71页 |
三、本节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三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与欧洲货币政策一体化 | 第72-96页 |
第一节 联邦银行独立性与“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的形成 | 第72-80页 |
第二节 联邦银行与欧洲货币政策一体化 | 第80-87页 |
总结 | 第87页 |
第三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与欧洲货币政策体制的形成 | 第87-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四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下竞争力形成机制分析 | 第96-116页 |
第一节 本章的框架与逻辑 | 第96-97页 |
第二节 低通胀视角下德国汇率错位的形成机制探析 | 第97-102页 |
第三节 紧缩导向的经济政策对德国劳动力成本低估的影响 | 第102-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五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下实际有效汇率错位测度 | 第116-158页 |
第一节 德国马克及欧元区德国币值低估与汇率变动历程分析 | 第116-122页 |
第二节 基于BEER路径的德国马克汇率错位测算 | 第122-134页 |
第三节 基于BEER路径的欧元区汇率错位测算 | 第134-145页 |
第四节 欧元区德国的汇率错位测度及与欧元区的比较 | 第145-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第六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及德国对外贸易效应分析 | 第158-187页 |
第一节 德国对外贸易状况 | 第158-165页 |
第二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下马克时期德国对外贸易效应 | 第165-178页 |
第三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下欧元时期德国对外贸易效应 | 第17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185-187页 |
第七章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的欧元区适用:基于贸易失衡的分析 | 第187-222页 |
第一节 欧元区贸易失衡基本状况及德国的角色 | 第187-193页 |
第二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视角下欧元区竞争力失衡分析 | 第193-203页 |
第三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与欧元区贸易失衡分析 | 第203-212页 |
第四节 “有竞争力的通缩”模式的欧元区适用 | 第212-222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 第222-230页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222-226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 第226-229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缺陷和可能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 第229-230页 |
参考文献 | 第230-238页 |
后记 | 第238-2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