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一、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理论渊源 | 第7-8页 |
二、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贡献 | 第12页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页 |
二、 本文的贡献 | 第12页 |
第五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6页 |
一、 税源 | 第12-14页 |
二、 税源管理 | 第14页 |
三、 税源专业化管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税源专业化管理及其国际借鉴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我国税源管理现状简介 | 第16页 |
第二节 我国与发达国家税源管理的对比 | 第16-20页 |
一、 我国与国外在税务登记方面的对比 | 第17-18页 |
二、 我国与国外在税基、税源控管方面的对比 | 第18页 |
三、 我国与国外在税收控管方面的对比 | 第18-19页 |
四、 我国与国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对比 | 第19-20页 |
五、 我国与国外在机构设置方面的对比 | 第20页 |
第三节 建立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原则 | 第20-23页 |
一、 坚持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 | 第21页 |
二、 坚持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 | 第21页 |
三、 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 | 第21-22页 |
四、 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 | 第22页 |
五、 坚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 第22页 |
六、 坚持统一性兼顾差别化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现状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市国税的税源管理系统 | 第23页 |
第二节 ××市国税的税源情况分析 | 第23-32页 |
一、 ××市纳税人的构成情况 | 第23-24页 |
二.××市税收收入情况 | 第24-32页 |
第四章 ××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外部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第一节 ××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外部环境 | 第32-34页 |
一、 ××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有利条件 | 第32-33页 |
二、 ××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不利因素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市国税系统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一、 对税源专业化管理认识不够到位 | 第34页 |
二、 尚未形成完整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体制 | 第34-35页 |
三、 纳税人分类标准未统一 | 第35页 |
四、 专业化管理方式不规范 | 第35-36页 |
五、 信息利用效率不高 | 第36页 |
六、 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不足 | 第36页 |
七、 税源专业化管理组织化程度不高 | 第36页 |
八、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考评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市国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完善的措施 | 第37-53页 |
一、 统一思想,明确税源专业化管理新要求 | 第37-39页 |
二、 重组职能,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 | 第39-48页 |
三、 分级分类,推动税源专业化管理有序运行 | 第48-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