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宋代买卖契约的法律效力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30页
 一、 契约、法律效力及相关概念第12-15页
 二、 宋代买卖契约及法律效力的研究第15-27页
 三、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27页
 四、 选题的意义和思路第27-30页
第一章 宋代买卖契约法律制度的发达第30-52页
 第一节 宋代以前的买卖契约法律制度第30-38页
  一、 夏、商、周时期第30-33页
  二、 秦汉时期第33-35页
  三、 两晋南北朝时期第35-36页
  四、 隋唐时期第36-38页
 第二节 宋代买卖契约法律制度的发展及类型第38-44页
  一、 要式买卖契约与非要式买卖契约第38-39页
  二、 赊买卖契约、预买卖契约与即时买卖契约第39-40页
  三、 民间买卖契约与官民买卖契约第40页
  四、 一般买卖契约与委托买卖契约第40-41页
  五、 国内买卖契约与涉外买卖契约第41-42页
  六、 动产买卖契约与不动产买卖契约第42-43页
  七、 活买卖契约与绝买卖契约第43-44页
 第三节 宋代买卖契约法律制度发展的原因第44-52页
  一、 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促进了宋代买卖契约法律效力制度的发达第44-48页
  二、 政治上的需求是买卖契约法律效力制度发展的重要动机第48-49页
  三、 “法治”思想为买卖契约效力制度发展提供了前提第49-52页
第二章 宋代买卖契约的要件与法律效力第52-101页
 第一节 买卖契约的构成要件第52-54页
  一、 契约要件是契约成立所必须的条件第52-53页
  二、 合法的契约要件是买卖契约有效性的依据第53-54页
 第二节 契约主体对契约效力的限制第54-79页
  一、 契约主体须具有缔约能力第54-58页
  二、 身份对买卖契约效力的限制第58-71页
  三、 法定优先权主体对契约效力的影响第71-79页
 第三节 契约程式对契约效力的约束第79-92页
  一、 契约程序与契约效力第80-86页
  二、 契约内在结构与要求第86-89页
  三、 契约的外在形式与契约效力第89-92页
 第四节 契约标的对契约效力的制约第92-101页
  一、 禁止流通物与契约的无效第92-97页
  二、 限制流通物与契约效力的限定第97-99页
  三、 自由流通物与契约的有效第99-101页
第三章 宋代买卖契约中的情愿原则与法律效力第101-141页
 第一节 情愿原则是宋代买卖契约的基本原则第101-113页
  一、 宋代买卖契约中情愿原则的法制化和实施第101-108页
  二、 情愿原则成为买卖契约制度规范的缘由第108-111页
  三、 非情愿买卖的法律禁止第111-113页
 第二节 非情愿性对宋代买卖契约效力的侵蚀第113-127页
  一、 强制买卖第113-116页
  二、 乘人之急买卖第116-118页
  三、 诈伪买卖第118-123页
  四、 诱惑买卖第123-124页
  五、 盗买卖第124-127页
 第三节 情愿原则实施的法律效果第127-141页
  一、 民户经济生活的需求使民间买卖中“情愿”实施具有非彻底性第128-131页
  二、 申严赏罚的官吏考课制催化了官民交易中的强制性第131-132页
  三、 宋代官僚体制下“情愿原则”适用的司法困境第132-137页
  四、 “情愿原则”的运用与立法抵牾第137-141页
第四章 宋代买卖契约的担保与法律效力第141-159页
 第一节 宋代买卖契约担保的种类第141-142页
  一、 买卖契约担保的特点第141-142页
  二、 买卖契约担保的形式第142页
 第二节 人的担保与法律效力第142-148页
  一、 人的担保特征第142-144页
  二、 多人共同担保第144-145页
  三、 牙保第145-147页
  四、 递相委保第147-148页
 第三节 物的担保与法律效力第148-154页
  一、 质押第148-151页
  二、 抵当第151-153页
  三、 倚当第153-154页
 第四节 瑕疵担保与法律效力第154-159页
  一、 权利瑕疵担保第154-157页
  二、 物的瑕疵担保第157-159页
第五章 宋代买卖契约法律效力的功能第159-175页
 第一节 三位权益协同保护的政治功能第159-166页
  一、 国家利益的维护第159-162页
  二、 民众利益的重视与保障第162-165页
  三、 家族利益的保护第165-166页
 第二节 定纷止争的社会功能第166-171页
  一、 定纷止争是宋代买卖契约效力制度立法追求的目的第166-169页
  二、 定纷止争是买卖契约效力制度司法适用的必然结果第169-171页
 第三节 传统价值观基础上的经济促进功能第171-175页
  一、 买卖契约效力制度中传统伦理价值的法律强化第171-172页
  二、 买卖契约效力制度扩大了交易主体范围,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第172-173页
  三、 买卖契约效力制度有利于商品经济下的自由竞争,有利于公平交易环境形成第173-175页
结语第175-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9页
科研成果目录第189-190页
后记第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唐诗学研究
下一篇:追寻马克思的国家思想--一项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