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一种新型电致近紫外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质表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1页
   ·引言第8-9页
   ·有机电致发光概述第9-12页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历史第9-10页
     ·有机电致发光机理第10-11页
     ·有机电致发光的应用前景第11-12页
   ·共轭高分子概述第12-14页
     ·共轭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第12-13页
     ·共轭高分子的电致发光第13-14页
     ·共轭高分子的能带工程第14页
   ·液晶简介第14-18页
     ·液晶的化学结构第14-15页
     ·高分子液晶第15-17页
     ·液晶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方面的应用第17页
     ·共轭液晶高分子第17-18页
   ·近紫外电致发光材料概述第18-19页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1-27页
   ·原料试剂及其精制第21-24页
     ·主要原料与试剂第21-23页
     ·溶剂的纯化第23-24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4-27页
第三章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7-38页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第27-35页
     ·1,4-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的合成第28页
     ·1,4-二碘-2,5-二甲氧基甲氧基苯的合成第28-29页
     ·1,4-二碘对苯二酚的合成第29页
     ·1-溴-4-己氧基苯、4-己氧基苯硼酸的合成第29页
     ·化合物6、7的合成第29-30页
     ·单体1的合成第30-32页
     ·化合物8的合成第32页
     ·单体2的合成第32-34页
     ·苯-1,4-二硼酸双丙二酯的合成第34页
     ·4,4’-双苯二硼酸双丙二酯的合成第34-35页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5-38页
     ·聚合物P1的合成第36页
     ·聚合物P2的合成第36-37页
     ·聚合物P3的合成第37-38页
第四章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分析第38-73页
   ·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分析第38-43页
     ·单体1与聚合物P1、P2的比较第38-40页
     ·单体2与聚合物P3的比较第40-42页
     ·聚合物P2与聚合物P3的比较第42-43页
   ·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第43页
   ·聚合物溶解性质的表征第43-44页
   ·聚合物液晶性质的表征第44-46页
   ·聚合物光学性质的研究第46-72页
     ·侧基密度对聚合物光学性质的影响第47-51页
     ·键接方式的不同对聚合物光学性质的影响第51-54页
     ·聚合物P1、P2和P3在不同状态下的紫外及荧光图谱研究第54-61页
     ·聚合物P1、P2和P3在聚酰胺取向板上的薄膜偏振荧光光谱研究第61-70页
     ·聚合物溶液的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第70-72页
   ·待续的工作第72-73页
第五章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临界CO2辅助制备POM、PE-b-PEO/CNTs纳米复合物的研究
下一篇:TiO2/NiCr/Au-Ag/NiCr/TiO2型复合膜的制备及其低辐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