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青春成长小说与时代主题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成长书写对象的时代烙印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路内成长书写的独特对象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回归青春自身的审视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成长主题的人性探寻 | 第18-26页 |
第一节 迷惘的“少年巴比伦”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成长启蒙的贫瘠之地 | 第20-23页 |
一.成长环境的简陋 | 第21页 |
二.教育制度的缺失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疯狂与残缺的病态精神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成长主题的时代反思 | 第26-32页 |
第一节 小人物与大时代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追溯文革的生存状态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揭示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破绽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独特的叙事风格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多变的叙事视角 | 第32-34页 |
第二节 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油滑的语言风格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