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南京市上海路街道形象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图表目录第10-13页
1 绪论第13-27页
   ·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6-2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3页
     ·国内外研究的比较第23页
   ·对象范围和内容第23-24页
     ·对象范围第23-24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方法和技术线路第24-27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技术路线第25-27页
2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基本问题第27-47页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由来第27-28页
   ·城市街道形象的构成要素及特征第28-29页
     ·城市街道形象的构成要素第28页
     ·城市街道形象的总体特征第28-29页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9-32页
     ·价值理论第29-30页
     ·系统科学理论第30-31页
     ·模糊理论第31-32页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原则第32-33页
     ·科学性原则第32-33页
     ·适用性原则第33页
     ·系统性原则第33页
     ·可操作原则第33页
   ·评价的方法第33-45页
     ·定性评价方法第34-40页
     ·定量评价方法第40-44页
     ·综合评价方法第44-45页
   ·小结第45-47页
3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体系的构建第47-59页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前准备第47-49页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目的第47页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主体第47-48页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流程第48-49页
   ·城市街道形象评价的指标第49-51页
     ·指标选取的原则第49-50页
     ·指标选取的方法第50页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50-51页
   ·评价方法的实施第51-58页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1-57页
     ·选取合成模型第57页
     ·评价结果分值设定第57-58页
     ·评价结果的分析第58页
   ·小结第58-59页
4 上海路街道形象具体评价第59-87页
   ·上海路历史与现状第59-60页
   ·评价前期准备第60-61页
     ·评价的目标第60-61页
     ·评价主体的明确第61页
     ·评价的数据采集第61页
   ·上海路街道形象评价的过程第61-86页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61-63页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第63-68页
     ·评价分值的获取第68-73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73-86页
   ·小结第86-87页
5 基于评价结果的上海路街道形象整治建议第87-101页
   ·上海路沿街建筑的整治第87-93页
     ·沿街建筑色彩与形式的整治第87-90页
     ·沿街建筑表面附属物整治第90-92页
     ·街道围墙整治第92-93页
   ·上海路街道空间的整治第93-96页
     ·步行道空间整治第93-95页
     ·沿街店铺入口空间整治第95-96页
     ·路口空间节点整治第96页
   ·上海路街道景观整治第96-99页
     ·街道家具布局整治第96-97页
     ·街道家具形象整治第97-98页
     ·街道绿化整治第98-99页
   ·小结第99-101页
6 总结第101-103页
   ·结论第101页
   ·贡献与不足第101页
     ·贡献第101页
     ·不足第101页
   ·关于后续研究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附录一第106-107页
附录二第107-108页
附录三第108-110页
附录四第110-111页
附录五第111-112页
附录六第112-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环境中自然元素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南京市上海路街道风貌综合整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