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4页 |
·经验总结法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的经验总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的整治规划研究概述 | 第19-27页 |
·相关概念概述 | 第19-21页 |
·新农村 | 第19页 |
·农村聚落景观 | 第19-20页 |
·整治规划 | 第20-21页 |
·整治规划对新农村聚落景观建设的意义 | 第21页 |
·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概述 | 第21-27页 |
·晋南概况 | 第21-22页 |
·晋南农村聚落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22-27页 |
第3章 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的现存问题及规划原则 | 第27-30页 |
·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的现存问题 | 第27-28页 |
·产业结构问题 | 第27页 |
·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 | 第27页 |
·民居建筑问题 | 第27-28页 |
·绿化与景观设计问题 | 第28页 |
·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整治规划的原则 | 第28-30页 |
·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的原则 | 第28-29页 |
·经济性的原则 | 第29页 |
·尊重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原则 | 第29页 |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 | 第29页 |
·保护文化遗产、尊重地方特色的原则 | 第29-30页 |
第4章 晋南新农村聚落景观的整治规划研究 | 第30-37页 |
·产业结构整治 | 第30-31页 |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打造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 第30页 |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产品优势品牌 | 第30-31页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整治 | 第31-32页 |
·因地制宜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31-32页 |
·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 第32页 |
·居住建筑整治 | 第32-34页 |
·保留建筑 | 第33页 |
·整治建筑 | 第33-34页 |
·拆除建筑 | 第34页 |
·新建建筑 | 第34页 |
·绿化与景观设计的整治 | 第34-37页 |
·“点”——民居庭院绿化、公共绿地 | 第35页 |
·“线”——街道绿化、河道绿化 | 第35-36页 |
·“面”——周围环境绿化 | 第36-37页 |
第5章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丰村新农村景观的整治规划为例 | 第37-56页 |
·村庄概况 | 第37页 |
·村庄建设现状 | 第37-41页 |
·产业结构 | 第37页 |
·基础设施 | 第37-39页 |
·公务服务设施 | 第39页 |
·民居建筑 | 第39-40页 |
·绿化与景观 | 第40-41页 |
·整治规划的目标及原则 | 第41-42页 |
·科学规划,全面发展 | 第41页 |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 第41页 |
·规划特色原则 | 第41页 |
·功能支持原则 | 第41页 |
·循环利用,持续发展 | 第41页 |
·近远期结合原则 | 第41-42页 |
·整体规划布局 | 第42-45页 |
·中心文化活动广场 | 第43页 |
·生态带 | 第43页 |
·三大功能片区 | 第43-45页 |
·整治规划的重点 | 第45-55页 |
·村庄总体布局整治规划 | 第45-46页 |
·村庄道路系统整治规划 | 第46-47页 |
·村庄景观绿化整治规划 | 第47-50页 |
·村庄民居建筑整治规划 | 第50-52页 |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整治规划 | 第52页 |
·村庄市政设施整治规划 | 第52-54页 |
·村庄竖向整治规划 | 第54-55页 |
·整治规划总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