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0-19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植物个体发育阶段的变化 | 第11-13页 |
·异形叶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胡杨异形叶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胡杨异形叶类型、空间分布与径级的关系 | 第19-26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样地设置与样株的确定 | 第19页 |
·叶形的划分 | 第19页 |
·不同径级胡杨株数、树高、胸径调查 | 第19-20页 |
·不同径级胡杨异形叶的类型及空间分布调查 | 第20页 |
·不同径级胡杨叶形变化调查 | 第20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胡杨异形叶的发生与径级的关系 | 第21-22页 |
·胡杨异形叶在树冠上的分布比例与径级的关系 | 第22-23页 |
·胡杨叶形变化与径级的关系 | 第23页 |
·胡杨异形叶发生、空间分布与胸径的相关性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胡杨叶形态结构变化与胸径的关系 | 第26-4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胡杨叶形和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类型划分的依据 | 第26页 |
·采样株的确定及相关信息 | 第26-27页 |
·采样方法 | 第27页 |
·叶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7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43页 |
·不同发育阶段胡杨个体树冠不同层次叶形态特征 | 第27-31页 |
·不同发育阶段胡杨个体树冠不同层次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 第31-33页 |
·胡杨个体叶形态结构指标与胸径间的相关分析 | 第33-35页 |
·胡杨不同发育阶段叶形态结构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35-42页 |
·不同发育阶段的胡杨个体叶片形态结构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胡杨叶形变化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与胸径的关系 | 第45-5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胡杨叶形和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类型划分的依据 | 第45页 |
·采样方法及采样时间 | 第45页 |
·叶形指数的测量 | 第45页 |
·生理生化指标的提取与测定 | 第45-46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冠层叶片淀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特征 | 第47-48页 |
·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冠层叶片内源激素特征 | 第48-50页 |
·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冠层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胸径、树高和叶形态指标间的关系 | 第50-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叶形变化的矿质养分特征及其与胸径的关系 | 第55-5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页 |
·样地设置与样株的确定 | 第55页 |
·叶形的划分 | 第55页 |
·不同径级胡杨异形叶空间分布调查 | 第55页 |
·叶形指数和叶面积的测定 | 第55页 |
·叶片养分测定 | 第55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叶片养分变化的时空特征 | 第55-57页 |
·叶片养分含量变化与胸径、树高和叶形态指标间的关系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