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

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4-15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城市贫困问题的相关理论第17-23页
   ·城市贫困的界定第17-19页
     ·国际学术界对贫困的界定第17-18页
     ·国内学术界对城市贫困的界定第18-19页
   ·城市贫困的形式第19-20页
     ·相对贫困第19页
     ·绝对贫困第19-20页
   ·城市贫困程度的测量第20-23页
     ·国际组织关于贫困程度的测量第20-21页
     ·我国城市贫困的测量第21-23页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成因与表现第23-41页
   ·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3-34页
     ·经济转型与城市贫困第24-25页
     ·制度因素与城市贫困第25-32页
     ·贫困文化与城市贫困第32-33页
     ·个体素质与城市贫困第33页
     ·弱势群体与城市贫困第33-34页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现状第34-38页
     ·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第34页
     ·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第34-36页
     ·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第36-38页
   ·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特征第38-41页
     ·转型期的城市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第38页
     ·转型期城市贫困是失业为实质的贫困第38-39页
     ·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意识显现第39页
     ·转型期城市贫困具有再生性贫困的性质第39-41页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的发展趋势第41-47页
   ·城市贫困人口呈上升趋势第41-42页
   ·城市贫困问题的长期化第42-43页
   ·城市贫困呈现区位化趋势第43-44页
   ·城市贫困人口构成多样化第44-47页
第五章 消除转型期城市贫困的策略第47-59页
   ·转型期城市贫困问题的社会影响第47-49页
     ·抑制国内有效需求,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第47页
     ·激化我国社会矛盾,影响城市和谐稳定第47-48页
     ·影响国民素质提高,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第48-49页
   ·总结与借鉴消除城市贫困的经验教训第49-51页
     ·我国消除城市贫困的经验与教训第49-50页
     ·西方国家消除城市贫困的经验借鉴第50-51页
   ·消除我国城市贫困的政策建议第51-59页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第51-54页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第54-56页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筑城市社会安全网第56-58页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反贫困法》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视域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以《湖南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办法》为例
下一篇:角色困顿与纾困--大学生“村官”成长的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