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阶段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以南京下关地区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城市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瓶颈 | 第14-15页 |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条件日趋成熟 | 第15-16页 |
·地下空间开发缺乏规划有效引导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 | 第21-30页 |
·相关法规 | 第21-25页 |
·国家层面法规简介 | 第21-23页 |
·地方层面法规简介 | 第23-24页 |
·相关法规解读 | 第24-25页 |
·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 第25-26页 |
·“TOD”理论 | 第26页 |
·地租理论 | 第26-27页 |
·研究动态 | 第27-29页 |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构成 | 第27页 |
·地下空间控制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地下空间控规规划成果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发展现状 | 第30-53页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 第30-39页 |
·开发利用现状 | 第30-36页 |
·开发利用趋势 | 第36-38页 |
·主要存在问题 | 第38-39页 |
·地下空间规划现状 | 第39-53页 |
·总体规划层面 | 第40-45页 |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 | 第45-48页 |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 | 第48-52页 |
·经验与不足 | 第52-53页 |
第4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地下空间规划 | 第53-66页 |
·规划定位 | 第53-54页 |
·与地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 | 第53页 |
·与地面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衔接 | 第53-54页 |
·开发利用影响因素 | 第54-56页 |
·地质条件 | 第54页 |
·经济及工程技术水平 | 第54-55页 |
·区位因素 | 第55页 |
·地面土地使用功能 | 第55页 |
·地铁建设 | 第55-56页 |
·地下文物埋藏 | 第56页 |
·规划原则 | 第56-57页 |
·复合利用原则 | 第56页 |
·分层开发原则 | 第56页 |
·综合协调原则 | 第56-57页 |
·前瞻性原则 | 第57页 |
·规划内容 | 第57-64页 |
·主要功能构成 | 第57-59页 |
·空间竖向分层 | 第59页 |
·地下空间布局结构 | 第59-60页 |
·开发强度引导 | 第60页 |
·功能设置引导 | 第60页 |
·指标体系与控制要素 | 第60-64页 |
·规划成果表达 | 第64-66页 |
·文字表达 | 第64页 |
·图纸表达 | 第64-65页 |
·附表表达 | 第65-66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以南京下关地区为例 | 第66-90页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态势分析 | 第66-75页 |
·下关区基本情况 | 第66-67页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 第67-70页 |
·相关规划概述 | 第70-75页 |
·态势分析 | 第75页 |
·单元层面规划 | 第75-83页 |
·影响因素 | 第76-79页 |
·地下空间布局结构 | 第79-81页 |
·开发强度引导 | 第81-82页 |
·功能配置引导 | 第82-83页 |
·图则层面规划 | 第83-90页 |
·规划详图 | 第84-85页 |
·分地块指标 | 第85-87页 |
·规划控制引导 | 第87-9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0-92页 |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不足及后续研究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