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插图清单 | 第12-14页 | 
| 表格清单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汽车总线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FlexRay 网络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课题来源及论文内容 | 第20-23页 | 
|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 ·论文内容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FlexRay 协议分析 | 第23-32页 | 
| ·FlexRay 简介 | 第23-25页 | 
| ·FlexRay 特点 | 第23-24页 | 
| ·FlexRay 协议族 | 第24-25页 | 
| ·FlexRay 网络拓扑及节点结构 | 第25-27页 | 
| ·FlexRay 网络拓扑结构 | 第25-26页 | 
| ·FlexRay 节点内部结构 | 第26-27页 | 
| ·FlexRay 通信机制 | 第27-31页 | 
| ·FlexRay 协议运行流程 | 第27页 | 
| ·编/解码与帧格式 | 第27-29页 | 
| ·媒体接入控制 | 第29-30页 | 
| ·时钟同步 | 第30-31页 | 
|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基于分层结构的 FlexRay 静态段调度方法 | 第32-41页 | 
| ·实时调度技术 | 第32-33页 | 
| ·实时调度分类 | 第32页 | 
| ·典型调度算法 | 第32-33页 | 
| ·静态段消息分层调度机制(HSM) | 第33-38页 | 
| ·静态段分层调度模型 | 第33-35页 | 
| ·分层调度运行实例 | 第35-36页 | 
| ·消息分组对分层调度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 ·HSM 下的消息可调度性分析 | 第38-40页 | 
| ·静态段消息帧传输时间计算 | 第38页 | 
| ·静态段消息可调度判定条件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基于最小时间碎片的 FlexRay 静态段参数设计 | 第41-51页 | 
| ·问题描述 | 第41-43页 | 
| ·静态段参数设计描述 | 第41-42页 | 
| ·静态段时间碎片计算 | 第42-43页 | 
| ·信号封装及消息 ID 分配 | 第43-46页 | 
| ·信号封装 | 第43-45页 | 
| ·消息 ID 分配 | 第45-46页 | 
| ·静态段参数设计 | 第46-50页 | 
| ·静态段设计模型 | 第46-47页 | 
| ·‘两步’装箱求解方法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汽车 FlexRay 网络实验系统构建 | 第51-68页 | 
| ·FlexRay 仿真软件 | 第51-55页 | 
| ·CANoe.FlexRay 工具 | 第51-53页 | 
| ·DaVinci Network Designer 工具 | 第53-55页 | 
| ·实验系统设计 | 第55-61页 | 
| ·整体设计 | 第55-56页 | 
| ·实物节点设计 | 第56-58页 | 
| ·虚拟节点设计 | 第58-61页 | 
| ·FlexRay 实验系统设计 | 第61-67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61-66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8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其成果情况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