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对几何证明理解的教学策略--发展本土化数学教育的视角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3-23页 |
·课堂观察 | 第13-16页 |
·课堂分析技术 | 第13-16页 |
·数学理解 | 第16-18页 |
·数学理解三种观点 | 第17-18页 |
·数学理解障碍的理论研究 | 第18页 |
·几何证明 | 第18-22页 |
·关于学生几何证明学习困难的理论观点 | 第19-21页 |
·与几何证明相关的实证研究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3-37页 |
·研究数据 | 第23页 |
·研究步骤 | 第23-24页 |
·课堂观察分析的维度 | 第24-26页 |
·四个维度下的编码 | 第26-35页 |
·认知水平数学任务的编码 | 第26-30页 |
·师生话语分析编码 | 第30-32页 |
·问题类型编码 | 第32-34页 |
·课堂师生互动编码 | 第34-35页 |
·编码的可靠性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37-81页 |
·研究结果1:课堂任务的性质 | 第37-49页 |
·三节课的基本介绍 | 第37-38页 |
·教师采用过程性变式布置数学任务 | 第38-41页 |
·保持高认知水平的数学任务 | 第41-49页 |
·研究结果2:教师的角色 | 第49-72页 |
·师生话语分析编码结果 | 第49-66页 |
·问题类型 | 第66-72页 |
·研究结果3:师生互动课堂的社会文化 | 第72-77页 |
·师生互动类型概况 | 第72-73页 |
·师生互动分析 | 第73-76页 |
·师生互动类型的作用 | 第76-77页 |
·研究结果4:作为学习支持的数学工具 | 第77-8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1-85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81-84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附录一 | 第90-97页 |
附录二:表格索引 | 第97-98页 |
附录三:图索引 | 第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2页 |
附件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