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研究--以小麦为例
| 表目录 | 第1-8页 |
| 图目录 | 第8-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22页 |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4-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问题提出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19-20页 |
| ·技术路径 | 第20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 ·存在的不足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2-44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回顾 | 第22-32页 |
| ·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 | 第22-28页 |
| ·关于生产者供给行为研究 | 第28-32页 |
| ·价格波动的理论与模型 | 第32-44页 |
| ·经济波动理论 | 第32-35页 |
| ·价格波动理论 | 第35-39页 |
| ·价格波动度量 | 第39-44页 |
| 第三章 我国小麦价格演变过程和波动特征 | 第44-64页 |
| ·我国小麦价格改革历程 | 第44-53页 |
| ·我国小麦价格的演变 | 第44-52页 |
| ·我国小麦价格体系 | 第52-53页 |
| ·我国小麦价格波动特征 | 第53-62页 |
| ·我国小麦价格波动总体特征 | 第53-58页 |
| ·我国小麦价格波动区域特征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我国小麦价格波动成因与机理分析 | 第64-88页 |
| ·小麦价格波动理论分析 | 第64-65页 |
| ·小麦市场价格波动供求面成因 | 第65-75页 |
| ·我国小麦生产情况 | 第66-71页 |
| ·小麦消费需求 | 第71-73页 |
| ·小麦贸易 | 第73-75页 |
| ·小麦价格波动外部冲击因素 | 第75-86页 |
| ·小麦流通与储备 | 第75-80页 |
| ·生产成本变动冲击 | 第80-83页 |
| ·宏观形势及政府政策 | 第83-84页 |
| ·品种间的替代关系 | 第84-85页 |
| ·自然灾害等突发因素冲击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五章 我国小麦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88-98页 |
| ·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构建 | 第88-90页 |
| ·分析框架 | 第88-89页 |
| ·模型构建 | 第89-90页 |
| ·估计方法与变量说明 | 第90-94页 |
| ·估计方法 | 第90-92页 |
| ·变量说明 | 第92-94页 |
| ·估计结果分析 | 第94-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 第六章 我国小麦价格波动的传递效应分析 | 第98-110页 |
| ·理论分析框架 | 第98-99页 |
| ·方法与数据 | 第99-103页 |
| ·研究方法 | 第99-100页 |
| ·数据统计特征分析 | 第100-103页 |
| ·结果分析 | 第103-109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103页 |
| ·协整检验 | 第103-105页 |
| ·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 第105-108页 |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108-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第七章 小麦生产者供给反应行为分析 | 第110-120页 |
| ·理论分析框架 | 第110-111页 |
| ·模型与数据 | 第111-115页 |
| ·供给反应模型 | 第111-112页 |
| ·实证模型设定 | 第112-113页 |
| ·小麦播种面积变动分析 | 第113-115页 |
| ·估计结果分析 | 第115-118页 |
| ·主要结论 | 第118-120页 |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20-124页 |
| ·主要结论 | 第120-121页 |
| ·政策建议 | 第121-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第134-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