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台湾新闻媒体公共性建构研究--公共利益原则在台湾媒体改革中的凸显与张大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目录第11-14页
绪论第14-32页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4-16页
 二、研究方案设计第16-19页
 三、核心概念的厘定第19-32页
第一章 戒严时期的侍从媒体第32-39页
 第一节 戒严时期的台湾报业第33-35页
  一、戒严时期的报业发展概况第33页
  二、戒严时期的侍从报业第33-35页
 第二节 戒严时期的台湾广电媒体第35-39页
  一、戒严时期的广播媒体发展概况第35页
  二、戒严时期的电视媒体发展概况第35-37页
  三、戒严时期广电媒体的侍从特性第37-39页
第二章 解严时期的"自由"媒体第39-62页
 第一节 解严时期的台湾报业发展概况第39-43页
 第二节 解严时期台湾电视媒体的发展概况第43-53页
  一、台湾"老三台"的兴盛时期(1988-1992)第43-45页
  二、有线电视时代的来临第45-52页
  三、民视、公视的成立第52-53页
 第三节 解严时期的媒体乱象问题第53-62页
  一、过度竞争的媒体生态第54-55页
  二、无处不在的置入性行销第55-56页
  三、政治立场主导新闻媒体第56-58页
  四、收视率(或阅读率)魔咒控制新闻媒体第58-61页
  五、对媒体乱象问题的社会批评第61-62页
第三章 台湾新闻媒体公共性的建构历程:公共媒体的建立与扩大第62-79页
 第一节 台湾公共电视理念的提出及初步实践:"侍从媒体"的想象第62-65页
  一、公视理念的提出及初步实践第62-64页
  二、最初的公视理念的实质:"侍从媒体"的想象第64-65页
 第二节 十一年漫漫公视建台路第65-71页
  一、独立建台的筹备工作第65页
  二、一波三折的立法过程第65-70页
  三、台湾公视的开播准备第70-71页
 第三节 台湾公共电视的发展与壮大——从单一到集团化发展第71-79页
  一、无线电视公共化改革思路的提出第71-72页
  二、释股公共化与私有化的博弈第72-76页
  三、"党政军退出媒体"的实践及无线电视公共化方案的确定第76-77页
  四、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的组建第77-79页
第四章 台湾新闻媒体公共性建构面临的问题:以公视发展困境为例第79-101页
 第一节 台湾公共电视,真的公共吗?第79-83页
  一、对"公共"的理解第79-80页
  二、公共≠公益第80-83页
 第二节 台湾公视的观众在哪里?第83-88页
  一、台湾公视的收视群难以扩大第83-86页
  二、公视节目缘何"曲高和寡"?第86-88页
 第三节 公视充足稳定的财源从何保障?第88-97页
  一、日本与美国的情况第88-90页
  二、台湾的情况第90-97页
 第四节 公广集团,实现集团化经营了吗?第97-101页
  一、组建媒体集团:资源整合为先第98页
  二、台湾公广集团:集而不团第98-101页
第五章 对台湾新闻媒体公共性建构之路的总结第101-117页
 第一节 台湾公视理念的发展演变:从侍从媒体的想像到公共利益的张大第101-104页
  一、台湾公视的筹建动机:塑造"侍从媒体"第101-102页
  二、台湾公视理念的转变:从对抗政府操控到对抗商业威胁再到张大公共利益第102-104页
 第二节 "出乎政治与经济":一种乌托邦式的媒介理想第104-110页
  一、政经控制:贯穿台湾媒体发展始终第104-109页
  二、谁是赢家?第109-110页
 第三节 台湾新闻媒体改革的出路:回归公共性第110-117页
  一、台湾报禁解除的三种方案与最终选择第111-112页
  二、反思:台湾媒体解禁中的政府监管缺失第112-113页
  三、设想:假如当初选择"重建秩序"的解禁方案第113-115页
  四、出路:回归新闻媒体的公共性第115-117页
结语:台湾新闻媒体公共性建构之启示录第117-123页
访谈部分第123-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第182-184页
后记第184-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