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郑洛地区聚落遗址群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空间数据挖掘 | 第10-13页 |
·空间数据挖掘的定义 | 第10页 |
·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空间数据挖掘的特点 | 第11-12页 |
·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 | 第12-13页 |
·空间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数据来源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本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聚落群的决策树分类挖掘研究 | 第17-32页 |
·决策树分类简介 | 第17-19页 |
·ID3算法 | 第19-21页 |
·ID3算法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ID3算法优劣性能分析 | 第20-21页 |
·改进的ID3算法(SA_ID3) | 第21-24页 |
·SA_ID3算法基本思想 | 第21-23页 |
·SA_ID3实现过程 | 第23-24页 |
·C4.5算法 | 第24-26页 |
·C4.5算法基本思想 | 第24-25页 |
·C4.5算法实现过程 | 第25-26页 |
·SA_ID3算法在聚落群的应用 | 第26-31页 |
·数据准备及建库 | 第26页 |
·SA_ID3算法的应用实现 | 第26-28页 |
·SA_ID3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28-29页 |
·分类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聚落群的空间分析挖掘研究 | 第32-56页 |
·ArcGIS 9.3简介 | 第32-33页 |
·空间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空间分析方法简介 | 第33-34页 |
·聚落群的空间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聚落群高程分析 | 第35-37页 |
·聚落群坡度坡向分析 | 第37-43页 |
·坡度分析 | 第38-40页 |
·坡向分析 | 第40-43页 |
·聚落群缓冲区分析 | 第43-46页 |
·离水距离分析 | 第43-45页 |
·离山距离分析 | 第45-46页 |
·聚落群空间建模分析 | 第46-54页 |
·指数模型原理 | 第47-48页 |
·指数模型运行结果 | 第48-53页 |
·指数模型优化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聚落群的时空数据挖掘研究 | 第56-73页 |
·时空数据简介 | 第56-57页 |
·时空数据模型简介 | 第57-59页 |
·聚落群对象时空数据模型 | 第59-64页 |
·聚落群对象时空数据模型原理 | 第59-60页 |
·聚落群中心点求取算法 | 第60-62页 |
·聚落群面积求取算法 | 第62-64页 |
·聚落群时空演变分析 | 第64-72页 |
·聚落群时空数据模型的数据管理 | 第64-67页 |
·聚落群时空数据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67-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