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基于地震学理论的近场地震动模拟方法 | 第11-14页 |
·近场地震动的分布特征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近断层地震动的特征及 PGV 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 第16-24页 |
·引言 | 第16页 |
·近断层地震动的特征 | 第16-22页 |
·近断层的定义 | 第16-17页 |
·近断层强地震动的集中性 | 第17-19页 |
·上盘效应 | 第19页 |
·破裂的方向性效应 | 第19-20页 |
·近断层长周期速度脉冲 | 第20-21页 |
·地表破裂和永久位移 | 第21-22页 |
·PGV 在地震工程中的一些应用 | 第22-23页 |
·PGV 用于地震烈度的估计 | 第22页 |
·PGV 用于判别场地土的液化势 | 第22-23页 |
·PGV 用于预测埋置管道的震后损坏程度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不同震源时间函数对地震动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24-33页 |
·引言 | 第24页 |
·本文所用研究方法介绍 | 第24-25页 |
·不同震源时间函数对地震动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25-32页 |
·震源及介质模型 | 第26-27页 |
·二次开发程序正确性的验证 | 第27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7-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震源参数对近场 PGV 分布的影响研究 | 第33-70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基本断层模型及模拟结果 | 第34-39页 |
·基本断层模型、介质速度及计算区域模型 | 第34-36页 |
·基本断层的模拟结果 | 第36-39页 |
·断层倾角对近断层 PGV 分布的影响 | 第39-43页 |
·断层模型 | 第39-40页 |
·时程对比 | 第40-41页 |
·PGV 沿平行走向和垂直走向方向的变化 | 第41页 |
·不同倾角时近断层 PGV 分布场 | 第41-43页 |
·断层埋深对近断层 PGV 分布的影响 | 第43-47页 |
·断层模型 | 第43-44页 |
·时程对比 | 第44-45页 |
·PGV 沿平行走向和垂直走向方向的变化 | 第45页 |
·不同断层埋深时近断层 PGV 分布场 | 第45-47页 |
·初始破裂点的位置对近断层 PGV 分布的影响 | 第47-54页 |
·断层模型 | 第47-48页 |
·初始破裂点只改变 v 坐标时的影响 | 第48-51页 |
·初始破裂点只改变 u 坐标时的影响 | 第51-54页 |
·破裂速度对近断层 PGV 分布的影响 | 第54-57页 |
·时程比较 | 第54页 |
·PGV 沿平行走向和垂直走向方向的变化 | 第54-56页 |
·不同破裂速度时近断层 PGV 分布场 | 第56-57页 |
·震级对近断层 PGV 分布的影响 | 第57-59页 |
·时程比较 | 第57页 |
·PGV 沿平行走向和垂直走向方向的变化 | 第57-59页 |
·不同震级下近断层 PGV 分布场 | 第59页 |
·滑动角对近断层 PGV 分布的影响 | 第59-63页 |
·时程比较 | 第60-61页 |
·PGV 沿平行走向和垂直走向方向的变化 | 第61页 |
·不同滑动角时近断层 PGV 分布场 | 第61-63页 |
·近断层 PGV 分布场的拟合 | 第63-67页 |
·选用的待拟合的数据及拟合函数 | 第63-64页 |
·拟合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70页 |
第五章 集集地震近断层 PGV 分布场的模拟 | 第70-76页 |
·引言 | 第70页 |
·集集地震震源模型 | 第70-73页 |
·震源参数 | 第70-72页 |
·介质速度结构模型 | 第72-73页 |
·计算区域 | 第73页 |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6-79页 |
·总结 | 第76-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第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