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环境雌激素 | 第13-15页 |
| ·环境雌激素的分类 | 第13页 |
| ·环境雌激素的特点 | 第13-14页 |
| ·环境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 ·环境雌激素的危害 | 第15页 |
| ·邻苯二甲酸酯 | 第15-19页 |
| ·邻苯二甲酸酯理化性质 | 第15-17页 |
| ·邻苯二甲酸酯毒性与危害 | 第17-19页 |
| ·中国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现状 | 第19页 |
| ·鲤鱼在邻苯二甲酸酯类毒理实验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雌激素受体的分离纯化及其表征 | 第20-22页 |
| ·雌激素受体 | 第20页 |
| ·雌激素受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20-22页 |
| ·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 第22-23页 |
| ·课题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第23-25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3-24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4页 |
| ·课题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第25-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6-28页 |
| ·供试动物及驯养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 ·受体的分离纯化方法选择 | 第28-29页 |
| ·受体的纯度鉴定方法 | 第29-30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 ·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鲤鱼雌激素受体的分离纯化 | 第33-45页 |
| ·前言 | 第33-35页 |
|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 | 第33-35页 |
| ·实验步骤 | 第35-39页 |
| ·受体的初级分离 | 第35页 |
| ·受体的高效分离纯化 | 第35-38页 |
| ·受体纯度鉴定 | 第38页 |
| ·受体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 ·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 ·凝胶过滤 | 第39-40页 |
| ·SDS-PAGE | 第40-41页 |
| ·电洗脱后纯度鉴定 | 第41-42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雌激素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研究 | 第45-60页 |
| ·前言 | 第45-49页 |
|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 | 第45-46页 |
| ·金属芯片的制备 | 第46-47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47-49页 |
| ·实验步骤 | 第49-51页 |
| ·芯片的制备 | 第49页 |
| ·SPR检测受体与配体间的相互作用 | 第49-51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 | 第51页 |
| ·实验结果 | 第51-57页 |
| ·雌激素受体的固定 | 第51-52页 |
| ·SPR检测雌激素受体与DBP的相互作用 | 第52-54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受体结构及其与DBP的相互作用 | 第54-57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