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巴比妥酸及其衍生物超分子组装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超分子化学第10-12页
   ·超分子稳定形成的因素第12-14页
     ·能量降低因素第13-14页
     ·熵增加因素第14页
   ·巴比妥酸及其衍生物化合物的概述第14-16页
     ·巴比妥酸类化合物的应用第15-16页
   ·药物超分子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药物超分子的展望第17-18页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技术路线及所取得的进展第18-21页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第18页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第18-19页
     ·本课题所取得的进展第19-21页
   ·实验仪器、试剂第21-22页
第二章 巴比妥酸超分子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2-61页
   ·研究背景第22-23页
   ·化合物 1-8 的合成第23-26页
     ·化合物[Cd(L)_2(H_2O)_2]_n(1)的合成第23-24页
     ·化合物{[Cd(phen)_2(H_2O)_2]·2L·3H_2O}_2(2)的合成第24页
     ·化合物{[Cd(Bpp)_2(H_2O)_2]·(DMF)·2L·5H_2O}_n(3)的合成第24页
     ·化合物[Zn(L)_2(H_2O)_2]_n(4)的合成第24-25页
     ·化合物[Co(L)_2(H_2O)_4](5)的合成第25页
     ·化合物{[Co(bpy)(H_2O)_4]·L·2H_2O}_n(6)的合成第25-26页
     ·化合物[Cu(L)_2(H_2O)3](7)的合成第26页
     ·化合物{[Ni(bpy)(H_2O)_4]·2L·3H_2O}_n(8)的合成第26页
   ·设计合成与谱学表征第26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26-36页
   ·结构描述第36-58页
     ·化合物 [Cd(L)_2(H_2O)_2]_n(1)第36-39页
     ·化合物{[Cd(phen)_2(H_2O)_2]·2L·3H_2O}_2(2)第39-42页
     ·化合物{[Cd(Bpp)_2(H_2O)_2]·(DMF)·2L·5H_2O}_n(3)第42-46页
     ·化合物[Zn(L)_2(H_2O)_2]_n(4)第46-49页
     ·化合物[Co(L)_2(H_2O)4](5)第49-51页
     ·化合物{[Co(bpy)(H_2O)4]·L·2H_2O}_n(6)第51-53页
     ·化合物[Cu(L)_2(H_2O)3](7)第53-55页
     ·化合物{[Ni(bpy)(H_2O)4]·2L·3H_2O}_n(8)第55-58页
   ·荧光光谱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5-硝基脲嘧啶超分子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61-80页
   ·研究背景第61页
   ·化合物 9-12 的合成第61-63页
     ·化合物[CoL_2(H_2O)4]·2H_2O (9)的合成第62页
     ·化合物[CuL_2(H_2O)_2](10)的合成第62页
     ·化合物[ZnL_2(H_2O)4](11)的合成第62-63页
     ·化合物[NiL_2(H_2O)4]·2H_2O(12)的合成第63页
   ·设计合成与谱学表征第63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63-68页
   ·结构描述第68-78页
     ·化合物[CoL_2(H_2O)4]·2H_2O(9)第68-70页
     ·化合物[CuL_2(H_2O)_2] (10)第70-73页
     ·化合物[ZnL_2(H_2O)4](11)第73-76页
     ·化合物[NiL_2(H_2O)4]·2H_2O(12)第76-78页
   ·荧光光谱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附录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谱图第86-9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无机纳米复合量子点材料构建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
下一篇:陶瓷材料挤出成型过程的变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