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三)课题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我国高校学生社会问题的现状及分析 | 第13-26页 |
(一)高等教育、高校的时代背景及现状 | 第13-15页 |
1、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2、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学生的现状 | 第13-14页 |
3、中西方高校的差异 | 第14-15页 |
(二)高校学生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 第15-24页 |
1、调查反馈高校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2、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9-24页 |
(三)典型问题的案例 | 第24-26页 |
案例一:家庭优越带来的问题 | 第24页 |
案例二:并不美好的大学生活 | 第24-26页 |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及介入模式 | 第26-31页 |
(一)学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1、任务中心理论 | 第26页 |
2、行为主义理论 | 第26-27页 |
3、代沟和文化反哺理论 | 第27页 |
4、社会化理论 | 第27-28页 |
5、标签理论 | 第28页 |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现状 | 第28-29页 |
1、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 第28-29页 |
2、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方面的进展 | 第29页 |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 | 第29-31页 |
1、经典介入模式 | 第29-30页 |
2、特有介入模式 | 第30-31页 |
三、学校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问题的介入过程及案例分析 | 第31-40页 |
(一)典型问题的介入模式 | 第31-37页 |
1、个案与小组相结合的介入模式 | 第31-34页 |
2、家庭系统的介入及联合家庭疗法的运用 | 第34-37页 |
(二)学校社会工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 第37-40页 |
1、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 | 第37-38页 |
2、学校社会工作的作用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