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面结构光快速测量的应用 | 第11-14页 |
·大尺寸物体的拼接测量 | 第11页 |
·安全保卫系统的三维人脸识别和录入 | 第11-12页 |
·加工制造工业中的在线检测 | 第12-13页 |
·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13-14页 |
·面结构光编码技术综述 | 第14-21页 |
·离散编码 | 第14-18页 |
·连续编码方法 | 第18-20页 |
·各种编码方法的分析比较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傅立叶轮廓变换术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 第23-41页 |
·傅立叶轮廓术对测量系统的基本要求 | 第23-31页 |
·傅立叶轮廓术的测量原理 | 第23-26页 |
·高度映射关系 | 第26页 |
·测量系统的要求 | 第26-31页 |
·一维傅立叶变换与二维傅立叶变换 | 第31-34页 |
·频域滤波处理 | 第34-40页 |
·基于条纹分析的图像预处理 | 第34-37页 |
·非对称可调节频域滤波器的设计 | 第37-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三维形貌测量中的相位展开算法 | 第41-61页 |
·相位展开的基本原理 | 第42-44页 |
·一维相位展开 | 第42页 |
·二维相位展开 | 第42-43页 |
·残余点(Residues)理论 | 第43-44页 |
·经典二维相位展开算法的应用、改进和分析 | 第44-57页 |
·Goldstein分枝截断法(Branch-Cut) | 第44-50页 |
·质量图算法 | 第50-54页 |
·Flynn最小不连续算法 | 第54-55页 |
·最小二乘相位展开算法 | 第55-57页 |
·二维平面解相位算法的分析比较 | 第57页 |
·时间域相位展开 | 第57-60页 |
·时间域相位展开对快速测量研究的意义 | 第57-58页 |
·Gushov-Solodkin素数算法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系统标定 | 第61-81页 |
·光栅投影轮廓系统标定技术综述 | 第61-64页 |
·基于辅助参考线的光栅投影轮廓系统的标定方法 | 第64-71页 |
·绝对相位与相对相位 | 第64-65页 |
·空间映射法 | 第65-67页 |
·正交分解求最小二乘解 | 第67-69页 |
·空间点阵列的获取 | 第69-71页 |
·标定靶标的设计 | 第71-76页 |
·椭圆筛选 | 第72-73页 |
·辅助参考线的提取 | 第73-74页 |
·椭圆中心提取 | 第74-76页 |
·测量实验及精度验证 | 第76-80页 |
·石膏头像测量实验 | 第76-77页 |
·多辅助参考线测量分离物体表面 | 第77-78页 |
·测量精度验证分析 | 第78-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人脸表情三维彩色数据的快速采集 | 第81-97页 |
·三维表情制作技术介绍 | 第81-82页 |
·采用辅助参考线的人脸测量方法 | 第82-83页 |
·采用标记光栅测量三维人脸动态数据 | 第83-90页 |
·特征光栅设计 | 第83-84页 |
·标记特征的提取 | 第84-88页 |
·系统结构设计及实验测量效果 | 第88-90页 |
·三维数据的彩色纹理映射 | 第90-96页 |
·双目纹理映射原理 | 第90-93页 |
·双目纹理映射模型标定 | 第93-94页 |
·标定流程及实验验证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97-9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98页 |
·工作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