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引言 | 第8-9页 |
·乙交酯的制备 | 第9-11页 |
·乙交酯的应用 | 第11-15页 |
·聚乙醇酸(PGA) | 第11-13页 |
·聚乙丙交酯(PLGA) | 第13-14页 |
·乙交酯与己内酯共聚物(PGA-co-PCL) | 第14页 |
·乙交酯、丙交酯与己内酯的三元共聚物(PGLC) | 第14页 |
·聚乙醇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GA-PEG) | 第14-15页 |
·聚乙交酯-氨基酸 | 第15页 |
·聚磷酸酯/聚乙交酯 | 第15页 |
·乙醇酸的直接聚合 | 第15-16页 |
·直接缩合制备聚乙醇酸 | 第15-16页 |
·直接缩合制备聚乙丙交酯 | 第16页 |
·海藻酸钠的疏水改性 | 第16-17页 |
·立题依据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乙醇酸低聚物及其乙交酯的合成 | 第19-26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试剂 | 第19-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乙交酯的合成 | 第20页 |
·乙交酯的提纯 | 第20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20-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5页 |
·红外分析 | 第21页 |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第21-22页 |
·缩聚阶段条件探讨 | 第22页 |
·预聚阶段 | 第22-24页 |
·裂解阶段 | 第24页 |
·共沸溶剂 | 第24-25页 |
·提纯结晶 | 第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乙醇酸与海藻酸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6-38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37页 |
·试剂 | 第26页 |
·仪器 | 第26-27页 |
·海藻酸钠--聚乙醇酸(Alg-g-PG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第27页 |
·海藻酸钠接枝产物的微球制备 | 第27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27-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聚乳酸与海藻酸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试剂 | 第38页 |
·仪器 | 第38页 |
·海藻酸钠--聚乳酸(Alg-g-PL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第38-39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红外光谱 | 第40-41页 |
·核磁共振谱图 | 第41页 |
·热重分析 | 第41-42页 |
·形貌观察 | 第42-43页 |
·接枝率、包封率与载药率 | 第43页 |
·不同接枝率样品的缓释曲线 | 第43-44页 |
·不同 pH 下的缓释曲线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乙醇酸/乳酸共聚物与海藻酸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海藻酸钠-聚乙丙交酯(Alg-g-PLGA)的制备 | 第46-47页 |
·海藻酸钠接枝产物的微球制备 | 第47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红外光谱 | 第48-49页 |
·核磁共振 | 第49页 |
·热重分析 | 第49-50页 |
·差示量热扫描分析 | 第50-51页 |
·形貌观察 | 第51页 |
·接枝率、包封率与载药率 | 第51-52页 |
·溶胀率 | 第52-53页 |
·不同接枝率样品的缓释曲线 | 第53-54页 |
·不同 pH 下的缓释曲线 | 第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