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面向骨干网的邮件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课题背景第13-14页
   ·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主要工作第16-17页
   ·实验内容第17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二章 邮件协议识别方法第19-33页
   ·邮件协议通信原理第19-23页
     ·POP3 协议第20页
     ·SMTP 协议第20-21页
     ·IMAP 协议第21-23页
   ·目前的邮件协议识别方式第23-26页
     ·网络体系结构第23页
     ·协议识别系统第23-24页
     ·目前邮件协议识别方式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邮件协议二次识别的思想第25-26页
   ·正则表达式识别第26-29页
   ·FPGA 综述第29-31页
     ·FPGA 的特点及结构第29-31页
     ·基于 FPGA 的单字符匹配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邮件识别系统实现方案第33-38页
   ·设计概述第33-35页
   ·系统架构第35-36页
   ·系统功能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邮件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38-52页
   ·五元组模块的实现第38-39页
   ·正则表达式模块的实现第39-43页
   ·采样模块的实现第43页
   ·TCAM 控制模块的实现第43-46页
   ·报文转发模块实现第46-47页
   ·邮件识别系统识别 SSL 协议第47-50页
   ·系统实现总结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正则表达式并行匹配的实现第52-60页
   ·HTTP 正则表达式的并行匹配第52-58页
   ·FTP 正则表达式的并行匹配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验证与实验第60-68页
   ·实验环境第60-61页
   ·功能验证第61-64页
     ·识别 SMTP 协议第61-63页
     ·识别 POP3 协议第63-64页
     ·识别 IMAP 协议第64页
   ·性能分析第64-67页
     ·识别速率第64-65页
     ·吞吐量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本文总结第68页
 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作者在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持新型互联网协议部署和验证的新机制-OpenLabel
下一篇:面向高速网络的复杂网络威胁模式提取方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