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经验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7页 |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定义及分类 | 第18-19页 |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特征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0-21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1-23页 |
3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 | 第23-35页 |
·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23-27页 |
·指标种类 | 第24页 |
·体系构建 | 第24-27页 |
·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 | 第27-33页 |
·净出口指标 | 第27-29页 |
·贸易开放度指标 | 第29-31页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 | 第31-3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逆差逐年扩大 | 第33页 |
·结构不甚合理 | 第33-34页 |
·国际竞争力弱 | 第34页 |
·行业开放度低 | 第34-35页 |
4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5-44页 |
·影响因素筛选 | 第35-39页 |
·生产要素 | 第35-36页 |
·需求要素 | 第36页 |
·相关及辅助产业 | 第36-37页 |
·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状态 | 第37-38页 |
·政府和机遇 | 第38-39页 |
·变量选取 | 第39-40页 |
·实证检验 | 第40-42页 |
·模型设定 | 第40页 |
·模型回归及相关检验 | 第40-42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5 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政府层面 | 第44-45页 |
·增加专门人才培养投入 | 第44页 |
·完善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加大生产性服务政策扶持 | 第45页 |
·提高生产性服务利用外资质量 | 第45页 |
·行业层面 | 第45-46页 |
·引导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 | 第45-46页 |
·优化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 | 第46页 |
·企业层面 | 第46-48页 |
·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46页 |
·扩大货物贸易出口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