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8-9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四、创新点 | 第10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六、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战斗精神概述 | 第11-17页 |
一、战斗精神的科学内涵 | 第11-14页 |
(一) 战斗精神的基本定义 | 第11-12页 |
(二) 战斗精神的本质特征 | 第12-14页 |
二、战斗精神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一) 与党同心、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 | 第14页 |
(二) 精忠报国、赤诚奉献的使命意识 | 第14-15页 |
(三) 不畏强敌、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 | 第15页 |
(四) 军令如山、军纪如铁的纪律观念 | 第15页 |
(五) 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 | 第15-16页 |
三、战斗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 | 第16页 |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90后”士兵战斗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17-29页 |
一、“90后”士兵战斗精神缺失的表现 | 第17-22页 |
(一) 理想信念淡薄 | 第17-18页 |
(二) 使命意识缺失 | 第18-19页 |
(三) 奉献精神匮乏 | 第19-21页 |
(四) 心理素质薄弱 | 第21-22页 |
二、“90后”士兵战斗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2-29页 |
(一) 极其特殊的思想行为特征 | 第22-24页 |
(二) 战斗精神培育体系不完善 | 第24-25页 |
(三) 社会不良价值观侵蚀干扰 | 第25-28页 |
(四) 和平环境弱化战争危机意识 | 第28-29页 |
第三章 “90后”士兵战斗精神培育路径分析 | 第29-39页 |
一、“90后”士兵战斗精神培育的目标 | 第29-30页 |
(一) 牢固树立科学的战争观 | 第29页 |
(二) 保持真打实备精神状态 | 第29页 |
(三) 始终坚定敢打必胜信念 | 第29-30页 |
(四) 具备进取创新强烈意识 | 第30页 |
(五) 筑牢军令如山纪律观念 | 第30页 |
二、“90后”士兵战斗精神培育的原则 | 第30-32页 |
(一) 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宗旨 | 第30-31页 |
(二) 坚持系统推进与建立机制相结合 | 第31页 |
(三) 坚持军内环境与军外环境相适应 | 第31-32页 |
三、“90后”士兵战斗精神培育的方法 | 第32-34页 |
(一) 价值引导法 | 第32-33页 |
(二) 日常养成法 | 第33页 |
(三) 环境营造法 | 第33页 |
(四) 传统教育法 | 第33-34页 |
四、“90后”士兵战斗精神培育的途径 | 第34-39页 |
(一) 有效发挥科学理论的引领作用 | 第34-35页 |
(二) 不断发挥组织关爱的凝聚作用 | 第35-36页 |
(三) 积极发挥基层民主的疏导作用 | 第36页 |
(四) 主动发挥网络文化的熏陶作用 | 第36-37页 |
(五) 充分发挥军事任务的磨砺作用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