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对激光通信影响及抑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激光通信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空间光通信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本论文主要开展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大气对激光通信影响机理 | 第15-27页 |
·大气成分与结构 | 第15-17页 |
·大气成分 | 第15页 |
·地球大气层的分层 | 第15-17页 |
·激光传输中的大气散射与吸收 | 第17-22页 |
·大气对光波的散射 | 第17-19页 |
·大气对光波的吸收 | 第19-22页 |
·激光在湍流大气中的闪烁现象 | 第22-25页 |
·大气湍流 | 第22-23页 |
·大气闪烁的动力学模型 | 第23-24页 |
·大气闪烁的统计规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抑制大气影响方法研究及仿真模型建立 | 第27-42页 |
·湍流大气中的光传输理论模型 | 第27-30页 |
·大气传输中的光强起伏 | 第30-36页 |
·弱起伏条件下的闪烁效应 | 第30-32页 |
·强起伏条件下的闪烁效应 | 第32-36页 |
·多口径发射的数值模拟 | 第36-38页 |
·大口径接收模型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多孔径发射和变口径接收实验系统设计 | 第42-51页 |
·总体实验思路和方法 | 第42-43页 |
·多孔径发射系统设计 | 第43-47页 |
·发射端结构设计 | 第43-46页 |
·准直镜头的选择及安装调试 | 第46-47页 |
·激光器选择 | 第47页 |
·变口径接收系统设计 | 第47-48页 |
·接收端变口径结构设计 | 第48页 |
·接收相机参数确定 | 第48页 |
·实验通信链路功率分析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多孔径发射与大口径接收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51-63页 |
·野外实验地点及条件 | 第5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60页 |
·多口径发射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大口径接收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不同天气条件下全天激光传输监测实验分析 | 第56-60页 |
·对一种激光通信用光端机部分参数优化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