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缩略词表 | 第16-19页 |
全文引言 | 第19-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5-43页 |
·植物的耐盐机理 | 第25-28页 |
·渗透调节 | 第25-26页 |
·离子稳态 | 第26-27页 |
·抗氧化代谢 | 第27页 |
·激素或生长调节物质水平的调控 | 第27-28页 |
·其它策略 | 第28页 |
·油菜素甾醇(BRs)对植物耐盐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BRS信号转导及其耐盐调控相应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一般情况下的BRs信号转导途径 | 第29-30页 |
·与耐盐性相关的BRs信号转导途径 | 第30页 |
·其它 | 第30-31页 |
·结束语与展望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3页 |
第二章 24-表油菜素内酯(EBL)对盐胁迫油菜种子萌发及形态发育的影响 | 第43-79页 |
第一节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期和早期幼苗含水量及离子累积的调控效应 | 第43-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材料、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44页 |
·萌发率测定 | 第44页 |
·胚根、胚轴长度测定 | 第44-45页 |
·含水量测定 | 第45页 |
·离子含量测定 | 第45页 |
·叶面温度测定 | 第45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EBL对油菜萌发期及早期幼苗生长期水分状况的影响 | 第47-48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Na~+、K~+含量的影响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第二节 多胺代谢介导了EBL对盐胁迫油菜种子萌发及生长的胁迫程度依赖性双相效应(SLDB)及其下胚轴膨大效应 | 第55-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材料、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56-57页 |
·萌发率及胚根胚轴长度测定 | 第57页 |
·H_2O_2水平测定 | 第57页 |
·H_2O_2组织化学染色 | 第57页 |
·游离态多胺提取与测定 | 第57-58页 |
·二胺氧化酶(DAO)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测定 | 第58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58-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70页 |
·盐胁迫下EBL对油菜胚轴下端形态发育的影响 | 第59页 |
·盐胁迫条件下EBL对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H_2O_2的总体水平及幼苗体内H_2O_2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59-62页 |
·盐胁迫条件下EBL对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PAs的累积及(Spd+Spm)/Put比率的影响 | 第62页 |
·盐胁迫下EBL对PAs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形态发育的关系 | 第62-65页 |
·盐胁迫下EBL对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多胺氧化酶的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PAs及其氧化代谢是否介导了EBL对盐胁迫油菜种子萌发及形态发育调控的综合试验分析 | 第66-70页 |
·讨论 | 第70-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第三章 EBL对盐胁迫下幼苗期油菜耐盐性的调控效应 | 第79-151页 |
第一节 植物色素在EBL提高油菜耐盐性中的角色 | 第79-9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0-83页 |
·材料、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80页 |
·生物量测定 | 第80-81页 |
·净光合速率(Pn)和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第81页 |
·电解质渗漏率(ELP)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81页 |
·类胡萝卜素提取以及β-Car和Lut含量测定 | 第81-82页 |
·酚类提取及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测定 | 第82页 |
·类胡萝卜素和酚类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 | 第82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82-8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3-90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 | 第83-84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的ELP和MDA含量的影响 | 第84-85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的P_n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85-86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的β-Car和Lut以及它们的T-AOC的影响 | 第86-87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的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第87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酚类提取液的T-AOC的影响 | 第87页 |
·油菜幼苗的T-AOC与植物色素含量的相关性 | 第87-90页 |
·讨论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第二节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生长、渗透调节和离子稳态的影响 | 第97-11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1页 |
·材料、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98-99页 |
·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99页 |
·饱和渗透压和渗透调节能力(OAA)测定 | 第99页 |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99-100页 |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100页 |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100页 |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 | 第100页 |
·NO_3~-含量测定 | 第100-101页 |
·Cl~-含量测定 | 第101页 |
·Na~+、K~+、Ca~(2+)和Mg(2+)含量测定 | 第101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10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8页 |
·不同浓度的EBL对植株生长状态和OAA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10~(10) M EBL对盐胁迫油菜不同器官中有机溶质含量的影响 | 第103页 |
·10~(10) M EBL对盐胁迫油菜不同器官中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10~(10) M EBL对盐胁迫油菜不同器官中离子比值的影响 | 第108页 |
·讨论 | 第108-112页 |
·叶面喷施EBL促进盐胁迫下油菜的生长 | 第108-109页 |
·叶面喷施EBL能够提高盐胁迫油菜的OAA和溶质的累积 | 第109-111页 |
·叶面喷施EBL能够维持盐胁迫油菜的离子平衡 | 第111-112页 |
·结论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9页 |
第三节 EBL通过对PAs的空间分布及平衡调控油菜耐盐性 | 第119-1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1-123页 |
·材料、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121页 |
·不同空间部位的不同化学形态的PAs提取 | 第121-122页 |
·细胞间质液中游离态PAs提取 | 第122页 |
·亚细胞组分分离与PAs提取 | 第122页 |
·PAs定量分析 | 第122-123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1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23-135页 |
·EBL盐胁迫下油菜体内总PAs的空间累积及分布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不同组织部位的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转化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EBL对盐胁迫油菜不同组织中游离态PAs→非游离态PAs转化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EBL对盐胁迫油菜各亚细胞组分中总PAs累积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亚细胞组分中非游离态PAs转化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EBL对盐胁迫下油菜亚细胞组分中各种形态的PAs水平的影响 | 第130-135页 |
·讨论 | 第135-142页 |
·结论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1页 |
第四章 在整个生育期对Na~+和PAs的时空调控是EBL提高番茄耐盐性的重要策略 | 第151-1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54页 |
·材料、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152-153页 |
·Na~+和K~+含量测定 | 第153页 |
·PAs提取与测定 | 第153-154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1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54-168页 |
·盐胁迫下EBL对番茄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54-158页 |
·盐胁迫下EBL番茄体内Na~+和K~+的累积,以及Na~+转移效率的影响 | 第158-160页 |
·盐胁迫下EBL对蕃茄营养器官中PAs的时序变化的影响以及与Na~+水平变化的关系分析 | 第160-163页 |
·盐胁迫下EBL对番茄不同空间部位的PAs累积的影响 | 第163-164页 |
·盐胁迫下EBL对番茄花中PAs累积的影响及其分析 | 第164-165页 |
·盐胁迫下EBL对番茄果中PAs水平和(Spd+Spm)/Put比值的影响 | 第165-168页 |
·讨论 | 第168-172页 |
·EBL主要选择降低Na~+向地上部分累积来提高番茄耐盐性,而非促进K~+的吸收 | 第168-169页 |
·尽可能提高植株中Spm的水平是EBL提高番茄耐盐性的重要方式 | 第169-170页 |
·EBL对盐胁迫番茄果中PAs水平及平衡起极积调控作用,但在花中却相反 | 第170-172页 |
·从Na~+和PAs调控来看,盐胁迫下幼嫩组织是EBL的首要保护对象 | 第172页 |
·结论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1页 |
第五章 EBL对盐胁迫下油葵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过程中的离子稳态及种子脂肪酸百分组成的影响 | 第181-19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183页 |
·材料、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181-182页 |
·干重测定 | 第182页 |
·离子含量测定 | 第182页 |
·产量及品质分析 | 第182-183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18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3-190页 |
·盐胁迫下EBL油葵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83页 |
·盐胁迫下EBL对油葵生物量的影响 | 第183-186页 |
·盐胁迫下EBL对油葵植株其它各种生长参数的影响 | 第186页 |
·盐胁迫下EBL对油葵产量及肪脂酸百分组成的影响 | 第186-188页 |
·盐胁迫下EBL对油葵离子稳态的影响 | 第188-190页 |
·讨论 | 第190-192页 |
·结论 | 第192-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197页 |
全文总结 | 第197-199页 |
全文创新 | 第199-201页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01-203页 |
附表 | 第203-2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录用或发表论文 | 第205-207页 |
致谢 | 第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