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9页 |
1 立题依据 | 第13-17页 |
·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趋势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群体感应系统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F形成的关系 | 第14-16页 |
·穿心莲内酯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17-18页 |
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一部分 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BF的干预作用 | 第19-4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细菌株 | 第19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19-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1-41页 |
·PAO1生物被膜(BF)的鉴定 | 第21-22页 |
·采用扫描电镜进行BF形态的观察(SEM法) | 第22-26页 |
·采用透射电镜进行BF形态学检测(TEM法) | 第26-32页 |
·96孔板定量测定BF厚度 | 第32-35页 |
·构建渗透性模型进行BF渗透性测定 | 第35-41页 |
3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二部分 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中的lasR/rhlR基因及pvdQ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3-5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细菌株 | 第43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43-44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4-55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5页 |
3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部分 左氧氟沙星合用穿心莲内酯的抗菌活性评价实验研究 | 第57-7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实验菌株 | 第57页 |
·药物与试剂 | 第57-58页 |
·主要器材 | 第58页 |
·实验动物 | 第58页 |
·实验场地 | 第58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8-70页 |
·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 | 第58-66页 |
·体内抗感染保护性实验 | 第66-70页 |
3 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部分 穿心莲内酯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第72-8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2-7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72页 |
·实验仪器 | 第72-73页 |
·实验动物 | 第73页 |
·实验场地 | 第73-74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74-81页 |
·小鼠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炭粒廓清实验) | 第74-76页 |
·小鼠体外腹腔巨噬细胞炭粒吞噬实验 | 第76-81页 |
3 小结 | 第81-82页 |
讨论 | 第82-89页 |
1 穿心莲内酯对BF的干预作用 | 第83-85页 |
2 穿心莲内酯对QS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5-86页 |
3 穿心莲内酯对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86-87页 |
4 穿心莲内酯的免疫增强作用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90-9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综述 穿心莲内酯的抗菌作用研究进展 | 第98-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