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间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民间金融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民间金融的生成原因 | 第12-13页 |
(三) 民间金融的利率研究 | 第13-14页 |
(四)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宏观经济关系研究 | 第14-16页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页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民间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一、金融抑制理论 | 第19-20页 |
二、金融深化理论 | 第20-22页 |
三、金融约束理论 | 第22-24页 |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安徽省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一、民间金融需求旺盛 | 第26-27页 |
二、民间金融组织扩大 | 第27-28页 |
三、民间金融利率高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安徽省民间金融规模的测量 | 第30-38页 |
一、民间金融的测算方法概述 | 第30页 |
二、θ值法测量民间金融规模 | 第30-38页 |
(一) 假设 | 第31-32页 |
(二) θ值法民间金融测量公式 | 第32-33页 |
(三) 安徽省民间金融规模的测量 | 第33-36页 |
(四) 安徽省民间金融规模测算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安徽省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42页 |
一、实证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 第38页 |
二、实证分析 | 第38-40页 |
(一) 平稳性检验 | 第38-39页 |
(二) 协整检验 | 第39页 |
(三)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9-40页 |
三、结论分析 | 第40-42页 |
第六章 规范民间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 第42-48页 |
一、健全民间金融的法律框架 | 第42-43页 |
二、建立有效的民间金融监管制度 | 第43-45页 |
(一) 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模式 | 第43-44页 |
(二) 建立民间金融的准入制度 | 第44页 |
(三) 建立民间金融风险预警和救援制度 | 第44-45页 |
三、建立规范的民间金融内部控制机制 | 第45-46页 |
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营造良好民间金融发展环境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