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其危害 | 第16-18页 |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 第16-17页 |
·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 第17-18页 |
·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技术 | 第18-22页 |
·化学修复 | 第19-20页 |
·物理修复 | 第20-21页 |
·生物修复 | 第21-22页 |
·联合修复技术 | 第22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土壤电动修复技术简介 | 第24-31页 |
·电动修复技术基础理论 | 第24-28页 |
·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电动修复过程中的主要机理 | 第25-27页 |
·影响电动修复的主要因素 | 第27-28页 |
·电动修复技术的改良方法 | 第28-30页 |
·Lasagna 技术 | 第28-29页 |
·pH 的控制 | 第29-30页 |
·极化的控制 | 第30页 |
·电动修复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实验 | 第31-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3页 |
·实验土壤来源及储备 | 第31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31-32页 |
·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正交解吸实验方法 | 第33页 |
·电动修复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土壤 pH 的测定 | 第34页 |
·电流的测定 | 第34页 |
·土壤中 Cu2+和 Cd2+含量的测定 | 第34页 |
·土壤中 Cu2+和 Cd2+的形态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正交解吸实验 | 第36-42页 |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 第36-3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第五章 电动修复实验 | 第42-61页 |
·不同电极材料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 第42-48页 |
·不同浓度的阴极控制液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 第48-52页 |
·不同电压梯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不同修复时间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 第56-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