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货物运输论文--货运技术作业与设备论文

高速扫掠力作用下轨基检测位置动力响应分析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选题背景第8页
     ·货车轮扫掠力的概念第8-9页
     ·选题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国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内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轮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15-33页
   ·轮轨动力学检测实验台第15-16页
   ·HYPERMESH和LS-DYNA第16页
   ·轮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第16-24页
     ·轮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7-21页
     ·轮轨模型的接触算法第21-23页
     ·轮轨动力分析中的沙漏控制第23-24页
   ·重启动分析在轮轨仿真中的应用第24-25页
     ·重启动分析简介第24页
     ·完全重启动的作用及应用第24-25页
   ·轮轨分析时载荷的准静态加载第25-32页
     ·重力和结构阻尼的准静态加载第25-26页
     ·复杂结构中不同加载方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第26-32页
     ·动力仿真过程中其它载荷的加载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钢轨动力响应分析第33-49页
   ·载荷准静态加载的评价第33-35页
   ·常用滤波器介绍第35-39页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第35-36页
     ·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第36-37页
     ·椭圆低通滤波器第37-39页
   ·仿真分析第39-48页
     ·准静态作用下应变的稳定第40-41页
     ·不同速度下转向架轴间两轮对监测输出的相互影响第41-46页
     ·不同速度下各个跨段频谱分析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实验验证研究第49-58页
   ·实验目的第49页
   ·实验方案及步骤第49-50页
     ·实验方案第49页
     ·实验步骤第49-50页
   ·实验装置第50页
   ·实验结果第50-55页
     ·应变信号与电压信号的转换第50-51页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第51-53页
     ·仿真频谱与实验频谱的对比与验证第53-55页
   ·仿真与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第55-57页
     ·小车模型的简化对结果误差的影响第55页
     ·约束条件对结果误差的影响第55-56页
     ·边界条件对结果误差的影响第56页
     ·初始条件对结果误差的影响第56-57页
     ·载荷条件对结果误差的影响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总结第58-59页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车组转向架轴承可靠性分析与故障诊断的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土体工程特性的高速铁路软弱地基加固效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