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物流效率分析及需求预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物流和经济的关系 | 第11页 |
·物流的分析评价 | 第11-12页 |
·物流的需求预测 | 第12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2-13页 |
·论文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概述 | 第16-30页 |
·区域物流概念 | 第16-17页 |
·DEA方法 | 第17-20页 |
·数据包络分析原理 | 第17-18页 |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 第18-20页 |
·基于VES的GM(1,1)模型 | 第20-30页 |
·灰色GM(1,1)模型 | 第20-24页 |
·VES生产函数模型 | 第24-28页 |
·基于VES的GM(1,1)模型 | 第28-30页 |
第3章 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现状 | 第30-44页 |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关系 | 第30-31页 |
·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 第30页 |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京津冀经济发展现状 | 第31-38页 |
·产业结构 | 第32-35页 |
·利用外资 | 第35-37页 |
·固定资产投资 | 第37-38页 |
·京津冀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8-44页 |
·物流行业支持政策集中出台 | 第38页 |
·物流基础设施良好 | 第38-39页 |
·物流业发展迅速,运输业务量稳定增长 | 第39-41页 |
·行政区划、部门分割阻碍物流业发展 | 第41页 |
·物流人才缺乏 | 第41-42页 |
·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 第42-44页 |
第4章 京津冀区域物流效率的评价分析 | 第44-52页 |
·选取区域物流评价指标 | 第44-46页 |
·数据来源 | 第46页 |
·京津冀区域物流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46-52页 |
·京津冀各地物流效率的整体比较 | 第46-47页 |
·京津冀各地2009年与2010年的物流效率比较 | 第47-48页 |
·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平均综合效率分析 | 第48-49页 |
·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平均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49-50页 |
·京津冀2010年各地物流效益分析 | 第50-52页 |
第5章 京津冀区域物流需求预测 | 第52-64页 |
·模型建立和指标选择 | 第52-53页 |
·北京的物流需求预测 | 第53-56页 |
·天津的物流需求预测 | 第56-59页 |
·河北的物流需求预测 | 第59-64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4-68页 |
·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64页 |
·结论 | 第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页 |
·建议 | 第64-68页 |
·建立物流业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 | 第65页 |
·继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第65-66页 |
·调整引资结构 | 第66页 |
·建立区域物流的公共信息平台 | 第66页 |
·建立多元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表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