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装配下汽车部件装配的人因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页 |
·虚拟装配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虚拟装配技术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虚拟装配技术进展和应用 | 第10-12页 |
·人因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人因分析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人因分析应用现状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3-15页 |
·课题的主要意义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论文新见解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虚拟装配产品信息建模 | 第16-23页 |
·虚拟装配技术介绍 | 第16-17页 |
·虚拟装配的分类 | 第17-18页 |
·产品信息模型 | 第18-19页 |
·产品的参数化建模 | 第19-22页 |
·CATIA软件的应用介绍 | 第19-20页 |
·CATIA软件的建模步骤 | 第20-21页 |
·汽车车门的参数化建模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汽车装配车间流程程序分析 | 第23-32页 |
·汽车装配车间概况 | 第23-27页 |
·调查部件工艺流程与平面布局 | 第23-24页 |
·人因现状综合评估与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现行布置存在问题和改善方案 | 第25-27页 |
·车间生产流程程序分析介绍 | 第27-30页 |
·流程程序分析的概述 | 第27页 |
·流程程序分析的特点 | 第27页 |
·流程程序分析的作用 | 第27页 |
·流程程序分析的工具 | 第27页 |
·流程程序图基本形式 | 第27-30页 |
·厂房布局改善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4 汽车部件虚拟装配建模与仿真 | 第32-43页 |
·虚拟装配信息的建模 | 第32-33页 |
·信息层次模型 | 第32-33页 |
·信息数据模型 | 第33页 |
·对象关系信息 | 第33页 |
·装配信息的表达模型 | 第33-34页 |
·零件层次及其约束关系 | 第34-36页 |
·零件的层次关系 | 第34-35页 |
·零件的约束关系 | 第35-36页 |
·计算机辅助虚拟装配的人因工程学 | 第36-38页 |
·DELMIA软件介绍 | 第36页 |
·装配工艺模拟介绍 | 第36-38页 |
·模拟工艺验证 | 第38页 |
·汽车装配工序建模仿真 | 第38-42页 |
·产品信息的提取、导入 | 第39-40页 |
·仿真验证工艺过程 | 第40-41页 |
·输出仿真结果和投入实践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汽车装配过程人因工程分析 | 第43-58页 |
·装配过程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 第43-44页 |
·选用人因分析方法 | 第44-47页 |
·人因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系统评价方法 | 第45-47页 |
·SLIM方法预测人因失误概率 | 第47-53页 |
·确定人员失误行为类型 | 第47-49页 |
·选取人因行为形成因子 | 第49页 |
·确定KPSFs权重值 | 第49-50页 |
·分析KPSFs的人因失误的概率 | 第50-51页 |
·计算成功似然因子和人误概率值 | 第51-52页 |
·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52-53页 |
·人因问题的质量改进和预防措施 | 第53-55页 |
·“5S”管理生产质量 | 第54-55页 |
·工位组织确保生产质量 | 第55页 |
·常见预防方法、措施 | 第55页 |
·举例说明工作姿势RULA分析改善前后对比 | 第55-57页 |
·人体疲劳改进 | 第55-56页 |
·工装改善设计 | 第56页 |
·工作布局改善 | 第56-57页 |
·验证改进方案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