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归因和就业期望关系研究--兼及就业思想的引导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问题的提出与整体研究第9-21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选题缘由第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整体研究第10-21页
     ·就业归因研究第10-15页
       ·相关概念辨析第10-11页
       ·相关理论第11-14页
       ·就业归因的理论构想第14-15页
     ·就业期望研究第15-19页
       ·相关概念辨析第15-16页
       ·相关理论第16-18页
       ·就业期望的理论构想第18-19页
     ·就业归因和就业期望的关系研究第19-21页
2、研究过程第21-24页
   ·研究假设第21页
   ·被试第21-22页
   ·研究方法和程序第22页
   ·测量工具第22-23页
     ·就业归因问卷第22-23页
     ·就业期望问卷第23页
   ·统计处理第23-24页
3、就业归因和就业期望的数据结果第24-34页
   ·高职学生的就业归因结果第24-30页
     ·就业归因各因素评定第24-25页
     ·就业归因的校际差异第25-26页
     ·就业归因的性别差异第26页
     ·就业归因的独生子女与否差异第26-27页
     ·就业归因的学生干部与否差异第27-28页
     ·就业归因的文理差异第28-29页
     ·就业归因的生源地差异第29-30页
   ·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结果第30-33页
     ·就业期望各因素评定第30-31页
     ·就业期望的校际差异第31页
     ·就业期望的性别差异第31页
     ·就业期望的独生子女与否差异第31-32页
     ·就业期望的学生干部与否差异第32页
     ·就业期望的文理差异第32-33页
     ·就业期望的生源地差异第33页
   ·就业归因与就业期望的相关第33-34页
4、就业归因和就业期望的特点第34-36页
   ·高职学生的就业归因特点第34-35页
     ·就业归因总体特点第34页
     ·就业归因的人口变量学差异第34-35页
   ·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特点第35-36页
     ·就业期望的总体特点第35-36页
     ·就业期望的人口变量学差异第36页
5、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36-40页
   ·结论第36-37页
   ·研究的启示第37-39页
     ·就业总体存在的问题第37页
     ·对策建议第37-39页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改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附录一第42-45页
附录二 致谢第45-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宗教渗透现状调查研究--以安徽省本科高校为例
下一篇:基于多元统计的投资环境评价与研究--以安徽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