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

政府治理工业污染中的利益博弈和解决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二、 研究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 治理污染中政府与企业间的利益博弈第12页
  (二) 治理污染中平行政府间的利益博弈第12-14页
  (三)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第14页
 三、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14-16页
 四、 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政府治理污染型企业中的利益博弈研究基础第18-28页
 一、 核心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环境污染和工业污染第18页
  (二) 公共物品和环境的公共性第18-19页
  (三) 治理理论第19页
 二、 理论基础第19-24页
  (一) 市场失灵第19-20页
  (二) 治理工业污染中的市场失灵第20-21页
  (三) 政府失灵第21-22页
  (四) 治理工业污染中的政府失灵第22-23页
  (五) 博弈理论第23页
  (六) 委托-代理理论第23-24页
 三、 政府治理工业污染的历史沿革第24-28页
第三章 政府治理工业污染中的利益博弈主体及冲突分析第28-36页
 一、 政府治理工业污染中的利益主体第28页
 二、 政府治理工业污染中的利益博弈表现第28-36页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利益博弈第28-31页
  (二) 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利益博弈第31-32页
  (三) 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博弈第32-36页
第四章 治理工业污染博弈成因分析第36-42页
 一、 政府的环境政策失灵第36-38页
  (一) 忽视各级政府的利益差异第36页
  (二) 片面追求经济增速第36-37页
  (三) 干部在一个地区的任期短第37页
  (四) 环境外溢效应第37页
  (五) 地方财政紧张第37页
  (六) 行政问责制度不完善第37-38页
  (七) 传统的 GDP 制度缺陷严重第38页
 二、 环保部门的监管失灵第38-40页
  (一) 企业污染信息的收集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第39页
  (二) 环境监管部门自身缺乏主动性第39页
  (三) 企业逃避污染治理支出第39-40页
  (四) “谁污染、谁治理”实行困难第40页
 三、 环保的公众参与失灵第40-42页
  (一) 从政府角度出发第40-41页
  (二) 从民众角度出发第41页
  (三) 从法律建设的角度出发第41-42页
第五章 解决工业污染防治中不良博弈的措施第42-48页
 一、 建立绿色的 GDP 核算体系第42-43页
  (一) 建立绿色的 GDP 核算体系的基础第42页
  (二) 在组织建设上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提供保障第42页
  (三) 从试点做起再逐步推广第42-43页
 二、 建立环境保护补贴制度第43-45页
  (一) 明确补偿主体第44页
  (二) 明确补偿标准第44页
  (三) 明确补偿方法第44页
  (四) 重视环保补偿制度运行中市场的作用第44-45页
 三、 公众参与第45-48页
  (一) 加强立法保障第45页
  (二) 加强渠道建设第45-46页
  (三) 培养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第46页
  (四) 加快我国环境保护 NGO 的建设步伐第46-47页
  (五) 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第47-48页
第六章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臭氧/超声—臭氧/氨基二氧化硅处理结晶紫废水研究
下一篇: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水环境保护对策研究--以兰考县产业集聚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