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 第12页 |
·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QTL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影响油脂形成以及含量的因素 | 第14-16页 |
·基因作用对油菜油脂合成的影响 | 第14-15页 |
·含油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15页 |
·营养元素对含油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关联分析 | 第16-21页 |
·关联分析的理论基础—连锁不平衡 | 第16-17页 |
·影响LD衰减的因素 | 第17-18页 |
·关联分析中假阳性的控制 | 第18页 |
·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18-21页 |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运用 | 第21-24页 |
·基因挖掘和功能验证 | 第21-22页 |
·功能标记的开发 | 第22-23页 |
·数量性状的研究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实验材料和技术路线 | 第25页 |
·田间试验和性状调查 | 第25-26页 |
·基因型的获得 | 第26页 |
·表型数据分析 | 第26页 |
·群体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亲缘关系分析 | 第27页 |
·连锁不平衡的衰减 | 第27-28页 |
·关联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自然群体的群体结构 | 第29-30页 |
·亲缘关系 | 第30-31页 |
·连锁不平衡在AC基因组中的衰减 | 第31-32页 |
·含油量性状的表型变异 | 第32-33页 |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标记关联分析 | 第33-42页 |
·关联分析最优统计模型的选择 | 第33-36页 |
·Q+K模型下含油量性状-标记关联分析 | 第36-42页 |
4 讨论 | 第42-46页 |
·群体结构对结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AC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 | 第43-44页 |
·研究结果与前人进行比较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附录:自然群体19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信息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