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外生菌根真菌Paxillus involutus提高灰杨(Populus×canescens)对重金属Cd的吸收和耐受能力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6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选题依据第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6页
     ·菌根的研究第11-12页
     ·外生菌根的研究第12-13页
     ·外生菌根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外生菌根在重金属胁迫下分子方面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第二章 试验内容及材料方法第16-24页
   ·试验内容第16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6-24页
     ·外生菌根真菌 Paxillus involutus 的培养第16-17页
     ·灰杨培养第17页
     ·外生菌根培养第17页
     ·试验处理第17页
     ·植株收获第17-18页
     ·试验主要指标测定方法第18-23页
     ·技术路线第23页
     ·数据分析第23-24页
第三章 试验结果第24-43页
   ·根形态特征的观察第24-26页
   ·非损伤试验第26-29页
     ·Cd2+和 H+在距根尖 600μm 处的流速试验第26-29页
   ·Cd 在各组织中含量分析第29-30页
   ·Cd 处理对菌根灰杨和普通灰杨生物量影响及根扫描数据分析第30-32页
   ·Cd 处理对菌根灰杨和普通灰杨光合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2页
   ·Cd 处理对灰杨总 N 和总 C 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第32-35页
   ·Cd 处理对普通灰杨和菌根灰杨 O2.-,H2O2和 MDA 含量的影响第35页
   ·Cd 处理对普通灰杨和菌根灰杨非酶类抗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第35-37页
   ·Cd 处理对普通灰杨和菌根灰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Cd 处理对普通灰杨和菌根灰杨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第38页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分析第38-41页
   ·与 Cd 转运和解毒相关基因分析第41-43页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3-46页
   ·外生菌根在植物生理方面对灰杨吸收和富集 Cd 的影响第43-44页
     ·外生菌根对灰杨生物量、根构型及光合方面的影响第43页
     ·外生菌根对灰杨体内活性氧及抗氧化物的影响第43-44页
   ·外生菌根在基因调控方面对灰杨吸收和富集 Cd 的影响第44-46页
第五章 试验结论、展望和创新点第46-48页
   ·试验结论第46页
   ·试验展望第46-47页
   ·试验创新点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卵特异性连接组蛋白在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卵巢的表达
下一篇:VDHl和GPCR基因在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