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公路隧道洞口段开挖力学行为与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2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依托工程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隧道洞口段开挖与支护的理论和方法 | 第15-27页 |
·围岩压力计算的基本理念的发展 | 第15-16页 |
·岩体的地应力 | 第16-18页 |
·隧道洞口段常用的开挖方法 | 第18-19页 |
·锚喷支护的作用机理和支护特征曲线 | 第19-22页 |
·喷层的力学作用效应 | 第19页 |
·锚杆的力学作用 | 第19-21页 |
·围岩与隧道支护结构的特征曲线的意义 | 第21-22页 |
·隧道开挖的空间效应 | 第22-23页 |
·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漆树坡隧道洞口段开挖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7-60页 |
·有限云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 ANSYS 的介绍 | 第27-31页 |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步聚 | 第27-29页 |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介绍 | 第29页 |
·选用的力学模型和屈服准则 | 第29-31页 |
·漆树坡隧道洞口段开挖的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锚杆及钢拱架的折减换算 | 第31-33页 |
·边界条件及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隧道的初始地应力场模拟分析 | 第34-36页 |
·台阶法开挖过程模拟 | 第36-42页 |
·上、下台阶开挖后的地层变形 | 第36-37页 |
·上台阶开挖后的围岩变形和应力分析 | 第37-38页 |
·上台阶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力及应变分析 | 第38-40页 |
·下台阶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和应力分析 | 第40-41页 |
·下台阶开挖后支护结构的应力及应变分析 | 第41-42页 |
·现场监控量测及数据分析 | 第42-53页 |
·洞口段地表下沉监测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典型断面的围岩变形曲线 | 第43-49页 |
·典型断面的围岩变形空间效应曲线 | 第49-52页 |
·实际监控测量与数值模拟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漆树坡隧道开挖方法的优化分析 | 第53-58页 |
·上、下台阶开挖后的地层变形 | 第53页 |
·上台阶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分析 | 第53-54页 |
·上台阶初期支护变形及受力分析 | 第54-56页 |
·下台阶开挖过程中的应力分析 | 第56页 |
·下台阶支护结构变形及受力分析 | 第56-57页 |
·开挖优化围岩变形比较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隧道开挖过程的空间效应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第60-74页 |
·模型的建立和材料参数的选取 | 第60-61页 |
·模型建立 | 第60页 |
·材料属性的选取 | 第60-61页 |
·上、下台阶法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第61-69页 |
·上台阶开挖的应力场分析 | 第61-63页 |
·上台阶开挖的初期支护结构应力 | 第63-64页 |
·围岩变形与开挖步的关系 | 第64-66页 |
·下台阶开挖后的应力场分析 | 第66-67页 |
·下台阶开挖的初期支护结构应力 | 第67-69页 |
·隧道开挖的水平收敛分析 | 第69页 |
·隧道预加固全断面开挖模拟分析 | 第69-72页 |
·不同开挖步的应力场分析 | 第70-71页 |
·不同开挖步的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 第71页 |
·隧道全段面开挖的变形分析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