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巴斯德杆菌科细菌的概述 | 第10-14页 |
·多杀性巴氏杆菌(Pm) | 第10-11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 | 第11-13页 |
·副猪嗜血杆菌(HPS) | 第13-14页 |
·巴氏杆菌突变菌株的构建方法 | 第14-17页 |
·自然突变法 | 第14页 |
·化学诱变法 | 第14-15页 |
·同源重组法 | 第15-17页 |
·巴斯德杆菌科细菌的转化方法 | 第17-18页 |
·自然转化法 | 第17页 |
·电转化法 | 第17-18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 | 第19-20页 |
·寡核苷酸引物 | 第20-21页 |
·主要试剂,试剂盒及仪器 | 第21页 |
·培养基和抗生素的配制 | 第21页 |
·其他相关试剂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PCR的扩增 | 第22页 |
·DNA片段的回收及纯化 | 第22-23页 |
·DNA片段的连接 | 第23页 |
·质粒或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3-24页 |
·质粒的小提 | 第24-25页 |
·质粒的大提 | 第25页 |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25-26页 |
·一步法质粒PCR定点突变 | 第26-2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41页 |
·pD70kan~R在Pm和APP中的复制特征 | 第27-28页 |
·pD70kan~R在E.coil和Pm、E.coil和APP中的穿梭性 | 第27页 |
·pD70kan~R和pJN105在APP中的共转化 | 第27-28页 |
·pD70kan~R的序列分析 | 第28-29页 |
·复制温敏型质粒的构建 | 第29-32页 |
·pSA720Cm~R,pGA318和pSK-GA318对APP和Pm的电转化效率 | 第32页 |
·pGA318和pSK-GA318在Pm和APP中的复制特性 | 第32-41页 |
·pGA318和pSK-GA318在Pm中的复制特性 | 第32-37页 |
·pGA318和pSK-GA318在APP中的复制特性 | 第37-38页 |
·pGA318在APP中的应用 | 第38-41页 |
5 讨论 | 第41-45页 |
·pD70kan~R在巴斯德杆菌科细菌中的广谱性 | 第41页 |
·pD70kan~R和pJN105在APP中的共容性 | 第41页 |
·突变质粒的构建 | 第41-42页 |
·pGA318和pSK-GA318在巴斯德杆菌科细菌的温敏特性 | 第42-43页 |
·pGA318和pSK-GA318在巴斯德杆菌科细菌中构建PCR定向突变系统的应用 | 第43-4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