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控制股东的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9-14页 |
(一) 控制股东的界定 | 第9-12页 |
1.控制股东界定的理论标准 | 第9-10页 |
2.关于控制的界定 | 第10页 |
3.控制权的社会基础 | 第10-12页 |
(二) 控制股东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 第12-14页 |
1.控制股东与控股股东、多数股东、大股东 | 第12-13页 |
2.母公司与控制公司、控股公司 | 第13-14页 |
二、 控制股东信义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一) 控制股东受信义务的法理依据 | 第14-15页 |
1.法哲学依据 | 第14页 |
2.民法学依据 | 第14页 |
3.公司法学依据 | 第14-15页 |
(二) 两大法系对于受信义务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1.英美法系的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2.大陆法系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三、 控制股东信义义务的对象与内容 | 第18-22页 |
(一) 关于信义义务的对象的探讨 | 第18页 |
1.控制股东对从属公司负有义务 | 第18页 |
2.对其他利害相关人负有义务 | 第18页 |
(二) 信义义务的内容 | 第18-22页 |
1.注意义务 | 第18-20页 |
2.忠实义务 | 第20-22页 |
四、 控制股东违反信义义务的判断标准与主要表现 | 第22-25页 |
(一) 商业判断规则和实质公平规则 | 第22页 |
(二) 合法程序和利益损害规则 | 第22-23页 |
(三) 控制股东违反信义义务的几种表现 | 第23-25页 |
1.不公平的关联交易 | 第23-24页 |
2.恶意转让控制权 | 第24页 |
3.内幕交易 | 第24页 |
4.利润操纵 | 第24-25页 |
五、 导致控制股东违反信义义务的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一)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导致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 | 第25-26页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控制股东滥用控制 | 第26页 |
(三)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 | 第26-28页 |
1.控制股东操纵股东大会 | 第26-27页 |
2.控制股东选举董事会 | 第27页 |
3.监事会作用微弱 | 第27-28页 |
六、 完善控制股东信义义务制度的思考 | 第28-32页 |
(一) 法律层面上控制股东信义义务制度的确立 | 第28页 |
(二)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28-30页 |
1.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28-30页 |
2.建立外部的保障机制 | 第30页 |
(三) 健全事后保障民事责任体系 | 第30-32页 |
1.完善权利救济渠道 | 第30页 |
2.确立明确的违信责任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