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引言 | 第8-15页 |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 第8-9页 |
·目前解决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性的方法 | 第9-13页 |
·展望 | 第13页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拟南芥热激启动子驱动重组酶表达的标记基因删除系统 | 第15-26页 |
·引言 | 第15页 |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植物材料 | 第15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15页 |
·培养基 | 第15页 |
·生化试剂 | 第15-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16页 |
·基因枪法转化结缕草愈伤 | 第16-17页 |
·农杆菌C58介导的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LFGNHFLP的转化 | 第17-19页 |
·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19-20页 |
·标记基因的删除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GUS在结缕草愈伤中的瞬时表达 | 第21-22页 |
·转基因杨树的PCR检测 | 第22页 |
·标记基因的删除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雌二醇驱动重组酶表达的标记基因删除系统 | 第26-32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生化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标记基因的删除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GUS在结缕草愈伤中的瞬时表达 | 第27-28页 |
·转基因杨树的PCR检测 | 第28-29页 |
·标记基因的删除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含有抗虫基因的标记基因删除系统 | 第32-39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植物材料 | 第32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生化试剂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33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页 |
·农杆菌C58介导的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YL3cry3A的转化 | 第33页 |
·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33页 |
·mBt-Cry3A ImmunoStrip检测 | 第33-34页 |
·标记基因的删除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转基因杨树的PCR检测 | 第35-36页 |
·mBt-Cry3A ImmunoStrip检测 | 第36页 |
·标记基因的删除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