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制动装置论文

高速列车滑行时制动力再分配策略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黏着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8页
2 列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18-34页
   ·黏着相关概念第18-20页
     ·轮轨蠕滑第18-19页
     ·黏着系数及黏着利用率第19-20页
   ·列车动力学模型第20-24页
     ·单动轴动力学模型第20-23页
     ·整车动力学模型第23-24页
   ·基于实际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第24-34页
     ·CRH_(2A)动车组整车动力学模型第25页
     ·CRH_(2A)动车组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第25-34页
3 单动轴的黏着控制第34-52页
   ·滑行判据第34-36页
     ·蠕滑差判据第34-35页
     ·减速度判据第35页
     ·其他判据第35-36页
   ·基于组合校正和模糊控制的改进型黏着控制第36-43页
     ·基于组合校正和模糊控制的改进型黏着控制思想第36-38页
     ·改进型黏着控制中的组合校正法和模糊控制第38-43页
   ·改进型黏着控制仿真第43-52页
     ·模糊控制寻优的仿真第44-47页
     ·改进型黏着控制仿真第47-52页
4 制动力再分配方法第52-68页
   ·按切线力系数斜率制动力再分配策略第52-57页
     ·按切线力系数斜率比例分配第52-53页
     ·按切线力系数斜率比例分配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第53-57页
   ·制动力再分配的实现第57-58页
   ·制动力再分配的仿真第58-68页
     ·各动车的最优蠕滑差相同情况下的仿真第58-62页
     ·各动车的最优蠕滑差不同情况下的仿真第62-66页
     ·仿真总结第66-68页
5 黏着控制实验第68-90页
   ·实验平台的设计第68-70页
   ·5.5kW半实物黏着模拟实验平台第70-79页
     ·平台介绍第70-72页
     ·缩放理论第72-74页
     ·平台的验证第74-79页
   ·黏着控制实验第79-90页
     ·组合校正法的实验第79-83页
     ·模糊控制寻优实验第83-86页
     ·改进型黏着控制实验第86-90页
6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作者简历第94-9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统计特征分析及组合预测方法实证研究
下一篇:箱形地下结构荷载对附近浅埋隧道开挖影响的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