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外部设备论文--接口装置、插件论文

高速网卡数据传输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第13-15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论文的章节结构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高速网卡相关技术研究第18-35页
   ·网卡数据传输过程第18-20页
     ·接收过程第18-19页
     ·发送过程第19-20页
   ·LINUX 内核的网络结构第20-22页
   ·高速网卡驱动的工作原理第22-28页
     ·网卡设备的初始化第23-26页
     ·高速网卡设备的开启第26-27页
     ·高速网卡设备的应用第27-28页
   ·高速网卡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第28-30页
     ·中断处理开销第29页
     ·数据拷贝开销第29页
     ·传输数据的方式第29-30页
   ·改善高速网卡传输效率的技术第30-34页
     ·削减中断开销第30-33页
     ·消除数据拷贝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PFRING 高速网卡数据传输方式第35-49页
   ·PFRING 原理介绍第35-36页
   ·PFRING 机制的实现过程第36-47页
     ·PFRING 模块的加载与卸载第36页
     ·注册 PFRING 协议簇第36-37页
     ·实现 proc第37-38页
     ·PFRING 与 libpcap 接口第38-41页
     ·使用 PFRING 协议簇第41-43页
     ·PFRING 环形缓存区的映射第43-46页
     ·数据传输过程第46-47页
   ·PFRING 机制分析及缺陷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基于 DNA 机制的高速网卡数据传输的研究与实现第49-69页
   ·PFRING 机制的具体问题第49-52页
   ·DNA 机制的设计第52-56页
     ·网卡寄存器映射第53页
     ·DMA 缓存结构第53-55页
     ·自适应 NAPI第55-56页
   ·DNA 机制的具体实现第56-67页
     ·高速网卡寄存器映射的实现第56-58页
     ·改进高速网卡驱动部分第58-61页
     ·改进 PFRING 部分第61-65页
     ·自适应 NAPI 的实现第65-67页
   ·改进后的 DNA 高速网卡数据传输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75页
   ·系统测试环境第69页
   ·实验方法第69-70页
   ·实验数据与结果第70-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5-7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75-76页
   ·本文的要点第76页
   ·本文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ompactPCI总线隔离数字I/O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OpenRISC1200 32位CPU的miniSoC系统设计和软硬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