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芳香族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芳香族羧酸及其衍生物论文--羟基芳酸及其衍生物论文

超临界二氧化碳合成水杨酸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页
   ·水杨酸概述第9-14页
     ·水杨酸的性质第9-10页
     ·水杨酸的应用第10页
     ·水杨酸的国内外市场情况第10-11页
     ·水杨酸的合成方法第11-14页
   ·超临界流体第14-18页
     ·定义第15页
     ·性质第15-16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第16页
     ·超临界化学反应第16-18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水杨酸检测方法的确定第19-27页
   ·仪器和试剂第19-20页
     ·实验仪器第19-20页
     ·实验试剂第20页
   ·实验内容第20-26页
     ·溶液的制备第20页
     ·苯酚和水杨酸标准品的测定第20-21页
     ·结果与讨论第21-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超临界 CO_2合成水杨酸催化剂的选择第27-33页
   ·仪器和试剂第27-28页
     ·实验仪器第27-28页
     ·实验试剂第28页
   ·实验内容第28-29页
     ·催化剂种类的选择第28页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第28-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2页
     ·水杨酸收率的计算方法第29页
     ·催化剂种类对水杨酸收率的影响第29-30页
     ·催化剂用量对水杨酸收率的影响第30-32页
   ·产物和催化剂的分离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超临界 CO_2合成水杨酸的工艺第33-47页
   ·仪器和试剂第33-34页
     ·实验仪器第33页
     ·实验试剂第33-34页
   ·实验内容第34-36页
     ·技术路线第34-35页
     ·装置气密性检查第35页
     ·水杨酸的合成方法第35-36页
     ·合成产物的结构分析第36页
     ·单因素条件对水杨酸得率的影响第36页
     ·合成水杨酸的正交实验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合成产物的结构分析第36-37页
     ·单因素条件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4页
   ·最优条件重复性实验第44页
   ·超临界法的优点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超临界 CO_2和苯酚合成水杨酸的机理第47-51页
   ·反应机理第47-48页
   ·反应活化能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个人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辛伐他汀口腔崩解片的研究
下一篇:离子液体中ATRP接枝改性纤维素分子及其自组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