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分析视角 | 第18-28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阐述 | 第18-23页 |
(一) 财政均等化 | 第18-20页 |
(二) 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 | 第20-22页 |
(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22-23页 |
二、分析视角 | 第23-28页 |
(一) 公共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目标的一致性 | 第23-24页 |
(二) 公共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的逻辑关系 | 第24-25页 |
(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框架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 第28-39页 |
一、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二) 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 第29-32页 |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 第32-39页 |
(一) 义务教育服务的差距 | 第32-34页 |
(二) 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的差距 | 第34-36页 |
(三) 社会保障服务的差距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财政原因分析 | 第39-53页 |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总量依然不足 | 第39-40页 |
二、税收收入存在背离现象 | 第40-41页 |
三、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完善 | 第41-50页 |
(一) 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模式不对称 | 第41-44页 |
(二) 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来源狭窄 | 第44-47页 |
(三)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效果不理想 | 第47-50页 |
四、财政机会主义的存在——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 第50-53页 |
第五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方向 | 第53-62页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支撑 | 第53-54页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支撑 | 第54-59页 |
(一)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特定区域的资金支持 | 第54-55页 |
(二) 加快财政体制改革,逐步使事权与财力相匹配 | 第55-57页 |
(三)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政策的均衡作用 | 第57-58页 |
(四) 建立财政反馈机制,保障财政作用的顺利实现 | 第58-59页 |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多元主体支撑 | 第59-62页 |
(一) 建立以民众为主体的评价和监督机制,注重民众满意度 | 第59-60页 |
(二) 谨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适当接受社会资本介入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