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外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预备考察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在满朝鲜人文学的形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对后殖民式空间和主体的理论考察 | 第14-17页 |
第二章 《萌芽的大地》中出现的伪满洲国形象 | 第17-41页 |
第一节 苦难和试炼的空间-《暗夜》、《秋夕》、《黎明》 | 第17-24页 |
一、 伪满洲国建国初期开拓民的生活现状 | 第17-18页 |
二、 定居的欲望及主体的“模棱两可性” | 第18-24页 |
第二节 五族协和式的空间-《密林的女人》、《草原》、《流氓》 | 第24-41页 |
一、 伪满洲国时期的民族政策 | 第24-25页 |
二、 主体的分裂与缝合 | 第25-41页 |
第三章 哀愁与颓废的空间——《祭火》 | 第41-45页 |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现状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作为殖民地人自我的缺失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