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1 绪论 | 第12-22页 |
| ·铬的性质及用途 | 第12页 |
| ·皮革生产中铬的应用及含铬废物的产生 | 第12-14页 |
| ·含铬废水 | 第13页 |
| ·含铬固体废弃物 | 第13-14页 |
| ·铬污泥脱铬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化学法脱铬 | 第14-15页 |
| ·生物法脱铬 | 第15-16页 |
| ·含铬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 第16-18页 |
| ·含铬污泥的常规利用 | 第16-17页 |
| ·制备铬鞣剂 | 第17页 |
| ·制备铬化学品 | 第17页 |
| ·脱铬处理做燃油 | 第17页 |
| ·制备颜料、填料、陶瓷材料 | 第17-18页 |
| ·污泥在吸附剂领域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污泥做吸附剂 | 第18-19页 |
| ·污泥做活性炭材料 | 第19页 |
| ·吸附法处理染色废水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 2 脱铬实验部分 | 第22-37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2-23页 |
| ·脱铬实验 | 第23-25页 |
| ·富铬污泥预处理 | 第23-24页 |
| ·富铬污泥各组分含量测定 | 第24页 |
| ·污泥初次酸浸实验 | 第24页 |
| ·二次处理实验 | 第24-25页 |
| ·浸出毒性实验 | 第25页 |
| ·分析表征 | 第2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36页 |
| ·富铬污泥各组分含量分析 | 第25-26页 |
| ·反应温度对初次脱铬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不同体积比硫酸溶液及其和用量对初次脱铬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作用时间对初次脱铬效果的影响 | 第28页 |
| ·磷酸和双氧水用量对二次脱铬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反应时间对脱铬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反应温度对脱铬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污泥浸出毒性分析 | 第31页 |
| ·分析表征结果 | 第31-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含铬酸液鞣制实验 | 第37-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 ·实验工艺 | 第37页 |
| ·原始含铬酸液鞣制 | 第37页 |
| ·含铬酸液浓缩处理 | 第37-38页 |
| ·浓缩铬液超声波处理 | 第38页 |
| ·蓝湿革性能检测 | 第38页 |
| ·含铬酸液中离子含量分析 | 第38页 |
| ·UV光谱检测 | 第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 ·原始含铬酸液鞣制结果 | 第38-39页 |
| ·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对革性能影响 | 第39-41页 |
| ·紫外分析 | 第41-43页 |
| ·离子含量分析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污泥固渣吸附实验 | 第46-5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 ·染料UV光谱分析 | 第46页 |
| ·制作标准曲线 | 第46页 |
|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6页 |
|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 ·吸附机理研究 | 第47页 |
| ·分析表征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 ·UV光谱分析结果 | 第48页 |
| ·染料标准曲线 | 第48-49页 |
|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9页 |
|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0页 |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吸附机理研究 | 第51-55页 |
| ·分析与检测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66-67页 |